君子玉言/探訪九龍城寨(一)\小 杳

  圖:城寨舊景。\作者供圖
  圖:城寨舊景。\作者供圖

  前不久,電影《九龍城寨之圍城》上映,又掀起了一波關於九龍城寨的熱話。我來香港前,因為強世功教授的一本書,知道了九龍城寨,於是便用自己的想像描畫着城寨。強教授是從文明與教化的角度思考這個地方的存在。之後我看了一些文章,在不少描述中,這是一座神秘莫測的城堡,或說黑暗之城?詭異之城?罪惡之城?種種傳說頗令我好奇。

  來港後偶然提及,友說,好辦!走起!從腦中想像到親眼目睹城寨現狀,自港島出發不過簡簡單單二十分鐘車程。於是我先後兩次到九龍城寨探訪。一次是十月,一個秋天晴朗的午後;一次是七月,一個大雨天。

  有關城寨的故事漫長而曲折。九龍城寨(亦稱九龍寨城Kowloon Walled City)存在了一百四十六年(一八四七年至一九九三年)。如果追溯其前世,要上溯至宋朝。

  古代的香港,是一個「色香味」俱全的地方,有晶瑩的珍珠、芬芳的莞香、質優的海鹽,採珠、種香、鹽業是當時香港的三大產業。

  南宋時期,為防止私鹽販賣,官府派三百水軍駐守九龍灣官富鹽場。清順治年間,政府頒布「遷海令」,沿海鹽場全部關閉,官富鹽場改建成「九龍墩臺」烽火臺,由一名把總帶領七十三名兵丁把守。嘉慶年間,海盜猖獗,朝廷將原佛門臺的炮台移到九龍寨。一八三九年,欽差大臣林則徐被派往廣東禁煙,同廣東水師提督關天培將大鵬營移駐九龍寨。

  鴉片戰爭後,香港島被割讓英國。一八四六年兩廣總督耆英上奏道光帝,建議修築九龍城寨。奏摺明確陳述了此舉目的:「不惟屯兵操練,足壯聲威,而迫近夷巢,更可藉資牽制」。第二年,一座堡壘式的城寨正式建成。

  城寨最初佔地七十畝,花崗岩城牆高四米,南門為正門,城牆配置三十二門大炮,與對岸維多利亞港遙望對峙。城內約有一百五十名駐兵,亦有居民,以客家石工為主,多來自廣東惠州。

  早期的九龍城寨由於城門對着海邊,設有簡陋的碼頭,港九之間每天都有街渡來往。城寨外的九龍街自然形成了一個墟市,生意興隆。至十九世紀中葉,已發展成一個漁糧蔬果、海味、野味、中草藥、農具、日用品等買賣交換的集散地。石匠、鐵匠、裁縫、剃頭匠、算命先生等行業也在這裏聚集。此後又陸續出現茶樓、酒舖、煙草店等娛樂消費場所,前來觀光、遊覽、消費的人群不斷。清政府在這裏設立了九龍城海關,興建石橋「龍津石橋」。

  假如我們穿越回十九世紀末,乘坐街渡到九龍城寨,大概情形應該是這樣的:下船後,踏上龍津石橋,走向岸邊。石橋兩側是淺泥灘,有漁船擱淺,有人走在泥灘上,遠處是白鶴山。岸邊是龍津亭,過了亭子就到了由花崗岩鋪成的九龍大街。如若沒有戰爭,這裏的人們也算安居樂業,九龍灣帆影點點,漁歌唱晚;九龍城炊煙嫋嫋,靜謐安詳。

  一八六○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九龍半島再被割讓,九龍城海關關閉。一八九八年,清廷與英國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強行租借新界。在李鴻章的堅持下,清政府保留了九龍城寨的主權,《專條》是這樣規定的:

  「所有現在九龍城內駐紮之中國官員,仍可在城內各司其事,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至九龍向通新安陸路,中國官民照常行走」;「仍留附近九龍城原舊碼頭一區,以便中國兵、商務船、渡艇任便往來停泊,且便城內官民任便行走」。

  自此,九龍城寨成為一個奇特所在:它是英治下的香港唯一一塊保留中國管轄權的區域。

  英軍接管新界遭到當地原居民各大氏族、尤其是鄧氏家族的強烈抵抗。鄧氏家族召集附近同宗兄弟,齊心抵抗英軍。但面對武器精良的英軍,不幸很快就落入下風。

  英軍認為這是要求清軍撤出九龍城寨的最佳時機,英國政府堅稱新界原住民的反抗為新安縣官員策劃,便以《專條》內有關九龍寨城的附帶說明中「惟不得與保衛香港之武備有所妨礙」為依據,由港督卜力指示駐港英軍司令加士居少將出兵強行佔領九龍城寨,五百多名清朝官兵和二百多名平民被驅逐出城。遭到清廷抗議。但英方毫不理會,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英國樞密院頒令宣布「九龍城為女王陛下香港殖民地之重要組成部分」,並於一九○○年由港英政府刊憲。清廷再次向港督重申清政府擁有九龍城寨主權。

  幾經周折,到了一九○一年,英軍終於退出九龍寨城,不敢強行管治這個地方,而風雨飄搖的清政府也無力再派兵進駐。

  自此,九龍城寨的衙署便沒有清朝官兵駐守。城寨一度幾乎無人居住,幾近荒廢,後來平民漸漸進駐自行聚居,與城外的寮屋區和古老圍村組成一個大型華人村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