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屋提前上樓 輪候縮至5.5年


  打擊濫用見效 未來多個項目陸續入伙

  香港住屋問題正在逐漸改善。房委會昨日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縮短0.2年,達至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亦縮短0.1年,達至3.7年。房委會解釋,受惠於「公屋提前上樓計劃」下的青衣長青邨及屯門業旺邨分階段提早落成,加上未來陸續有新公屋項目落成、多個居屋計劃及綠置居計劃項目入伙,房委會有信心在2026/27年度,「公屋綜合輪候時間」回落到平均約4.5年的目標。

  房委會昨日公布,今年第二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7,000宗,是自2022年第三季以來,獲編配宗數最多的季度,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佔約900宗。同季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500宗。另因應房屋署打擊濫用公屋的成效,以及隨着房委會多個資助出售單位項目相繼落成入伙,住戶陸續入伙並騰出其公屋單位,可供編配予公屋申請者的翻新公屋數目維持於較高水平。

  隨着2024/25年度在屯門、東涌及新界北,以及2025/26年度在觀塘、古洞北、粉嶺北及上水等地區均有不少新公屋供應,加上3萬個簡約公屋單位於2025年初陸續落成,整體公營房屋供應會持續顯著增加。

  招國偉倡調整資助房比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昨在社交平台回應最新公屋輪候數字,她表示,今次錄得平均輪候時間縮短0.2年,不單是因為有新的公屋單位和資助出售單位落成,讓申請者可早日入住以及加快了公屋單位的流轉,還有賴同事多管齊下的努力,包括落實行政長官於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的「公屋提前上樓計劃」,讓長青邨、業旺邨合共2,100多個單位可分別提早9個月及5個月讓公屋申請者提前上樓;以及大力打擊濫用公屋,以收回單位,盡快翻新再作編配等。

  何永賢表示,會繼續努力,確保寶貴的房屋資源用得其所,蒐集證據,認真審視每一個懷疑濫用公屋的個案,整個房署團隊會多管齊下,努力推進,讓有需要的市民可以「早得一日得一日」,盡快上樓。

  公屋聯會總幹事招國偉昨日表示,第二季獲編配公屋單位(包括一般家庭及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是近年新高,成績值得肯定。他建議, 特區政府在進一步改善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後,可以調整出租與資助房屋的比例,增加市民購買資助房屋的機會,騰出公屋單位予更有需要人士。

  立法會議員、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委員梁文廣指出,特區政府增加公屋供應的多方面措施開始見效。他希望特區政府再接再厲,同時建議增加綠置居單位供應,讓更多有經濟能力的公屋戶上車、騰出公屋單位,多管齊下令公屋輪候時間保持平穩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