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問集/《弦起》緣起\周光蓁
本欄連續兩周提到新書《弦起──香港中樂團環保胡琴的孕育及誕生》。那是樂評前輩周凡夫的遺作,為一個千里之行工程,記錄始於足下的一刻。
香港中樂團環保胡琴的研發,周凡夫幾乎見證全程。他從樂團一九七七年成立時說起,當時柳琴首席阮仕春已經負責樂器改革,主要鑽研柳琴和阮咸,一九九二年憑「雙共鳴箱柳琴」獲國務院文化部頒發「科技進步二等獎」。翌年獲聘為文化部教育科技司「樂改專家組」十三位成員之一,組長是民樂泰斗彭修文。
二○○一年香港中樂團公司化,從根本改變了樂改方向,由阮仕春的個人行為,改為整個樂團的集體行為。而大力推動樂改的樂團總監閻惠昌是彭修文的得意門生,繼承老師樂改遺志。
書中詳細敘述樂改,從北京、上海等專家的議程,到如何在香港中樂團落實,過程微妙。例如五個胡琴聲部,本來根據專家組「急用先做」原則,首先改革低弦樂器。結果首先成品是最小的環保高胡。至於抗拒最大的二胡聲部,二○○八年樂團出訪英倫,結果在大型演出場館排演時,二胡聲部的音量較其他聲部嚴重衰減,不改不行。當時向閻惠昌點出問題的,正是隨行的周凡夫。
書中提到環保胡琴接受不同考驗和專家匯報,筆者也經歷其中的一幕。二○○九年十一月,樂團在北京國家大劇院演出後,獲邀在中國音樂學院舉行一場環保胡琴演示及研討會(見附圖)。當時天氣嚴寒,但環保琴演出重奏、合奏曲目,絲毫沒有受溫差影響,專家們亦在研討會上予以肯定。
《弦起》一書面世,證明周凡夫別具慧眼,洞悉樂改千秋大業,其實已經在我們身邊起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