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可畏/樂見不同形式改編演繹
金宇澄毫不掩飾地表示,自己對於王家衛執導的《繁花》挺滿意。「2014年我們就簽了約,他(王家衛)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我和導演,我們不知道聊了多少。」
電視劇《繁花》的年代和小說中的年代不同,電視劇集中在1992、1993年,在金宇澄看來,他的《繁花》是一個文學的母本,可以提供給影視等各種不同藝術形式進行演繹。「我就是(提供)一個文學背景,然後樂觀其成。」
金宇澄提到,無論影視劇還是話劇,從事改編的從業人員很多都是80、90後的「小朋友」,「包括話劇版《繁花》的編劇溫方伊,都是90後。我覺得我這種老頭子的東西,年輕人能夠參與其中,我是只有感恩。」
很多人認為王家衛版的《繁花》幾乎很少看出原著的影子,對此金宇澄並不在意。「你不要說王家衛導演,就是一個北京電影學院剛剛畢業的小導演,也會要求按照自己的方式來做電影,而非以還原你這個小說為己任。」「他們肯定要在文本的基礎上來做自己的事情,每個人都是要借題發揮,做我自己,借你的瓶子裝我的酒。」
金宇澄透露,當初王家衛在和他溝通的過程中,表達了自己很多的設想,「比如說有一次他跟我講,說他準備完全是以飯局作為整個影片的結構。每一個故事都是從飯局開始、飯局結束。」「他還喜歡一些更曖昧的東西,比如有小毛和一個洗衣女的一夜情,背後流露出社會底層的淒涼,像這麼一個橋段,王家衛是最喜歡的,跟我說過好多次。」王家衛將書中阿寶在香港的哥哥在80年代和嫂子到上海來看望父母的場景搬上熒屏,金宇澄認為王家衛把這一集做得特別好,「因為王家衛家裏就是這麼一個情況,他自己被爸爸媽媽帶到香港,然後他的哥哥姐姐留在了上海,一個家庭就被割斷成兩個,一個在上海,一個在香港。那麼肯定王家衛從小就跟他在上海的哥哥姐姐寫信,這個裏面和《繁花》的小說有很多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