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思維/議員倡新發展區撥地 支援市區重建

  全港現有近一萬幢樓齡逾50年的高齡樓宇,並以每年五、六百幢的速度增加,推算至2032年底,高齡樓宇增至1.58萬幢。但重建步伐遠遠追不上樓宇老化速度,過去十多年,由市區重建局和私營機構推動的樓宇重建,涉及幢數只佔整體50年或以上樓齡的六分之一;市建局最新公布的土瓜灣馬頭圍道/落山道項目,規模較細。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要加快市區重建步伐,必須有新思維,建議政府在新發展區撥出土地,支持推行市區重建,提供重建誘因。

  本港的舊區私樓重建,過去主要由私人發展商、市建局、房屋協會推動。熟悉市區重建的立法會議員林筱魯向《大公報》表示,重建步伐慢,關鍵在於資源不足,包括資金與土地;若重建規模較大,容易牽涉民情憂慮,例如關注保育問題,可能影響重建進度。而且,現時「有肉食」的舊樓,即是可透過重建額外增加較多樓面而獲利的項目,已經拆得八八九九,剩下的重建誘因不大,他認為市區重建已經出現結構性問題。

  「樓換樓」增加重建誘因

  林筱魯稱,若現時的重建速度不變,估計大約20年後的2042年,全港樓齡50年或以上的舊樓將增至近3萬幢,要花逾120年才可全部重建,所以必須採用新思維加速重建。針對資金與土地問題,他建議政府在新發展區,例如北部都會區、交椅洲人工島,撥地以支持業主自發的重建項目,主要是市建局項目,用以興建新樓,供受重建影響業主以類似「樓換樓」的形式置換物業,借助新發展區與舊區的差價,增加舊區重建誘因。

  他並認為舊區重建不只是拆舊樓後興建新樓,而是應該透過政府行為「創造價值」,他以英國為例,東倫敦舊區在奧運後價值增加,香港要思考例如如何令土瓜灣的樓價追上灣仔樓價。

  市建局觀塘分區諮詢委員會成員柯創盛認為,市建局需設法加快重建進度,簡化程序,從而更具效率地完成重建的繁瑣程序,相信能夠對加快計劃有幫助。\大公報記者 戴靜文、伍軒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