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經濟謀發展聚共識 香港前景更好
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為國家以及香港的經濟發展錨定方向。近期有研究機構進行民調,結果顯示有超過六成市民對國家發展前景、香港在國家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大灣區融合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等方面,表現出充分的信心。這不僅反映出香港的泛政治化爭拗顯著減少,也反映出民意更加注重經濟與民生發展。香港社會亦正在形成更加廣泛的共識,認同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大戰略、大方向。
灣區融合令香港優勢更強勁
《決定》包含超過300項重要改革舉措,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總體要求,當中有幾處內容涉及香港發展。
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過程中,香港要鞏固提升自身的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以及建設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調查顯示,港人對於《決定》為香港作出的發展規劃有頗高的認同。有80%受訪市民表示支持特區政府推出更多措施鞏固提升金融、航運、貿易三大傳統國際中心地位;對於香港進一步加強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合作,亦有72.9%的市民投下支持票。這不僅反映了《決定》是從維護香港的核心利益出發,亦顯示出大部分港人對香港傳統優勢的信心,大家都對大灣區發展前景普遍看好。
調查結果與幾年前香港深陷政治化爭拗的輿論環境形成了鮮明的反差。在《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之初,香港社會有部分人受反中亂港勢力影響,對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方向感到所謂「恐慌」,認為香港的諸多優勢恐會在互動、融合的過程中消失殆盡云云。不過,經過5年多的時間,大眾可以看到,香港作為大灣區城市群的核心引擎,其核心優勢不但沒有被削弱,亦在協同發展、互動合作的過程中產生了新的發展機遇。可以說,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在灣區融合的過程中將有更大發揮空間。
香港社會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及興,正回歸經濟城市的本色。調查結果顯示,社會輿論正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愈發廣闊的內地市場,將為香港進一步發揮獨特優勢帶來強勁的動力。在今年初的達沃斯論壇上,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目前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未來十幾年將達到8億人。」如此龐大的中等收入人群,意味着中國的消費市場不僅在規模上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亦意味着在諸多方面有着很大的發展和升級空間。香港作為國家與國際最重要的經貿聯繫窗口,如何發揮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可能和機遇。
努力建設「八大中心」
調查中另外值得一提的一點,是港人對國家規劃有越來越高的關注度。就香港應否參與國家「十五五」規劃,調查中有70.3%受訪市民表示傾向支持。這反映了越來越多市民開始重視國家大政方針對香港發展的影響,亦開始探討在國家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香港需要作出哪些改革、需要做好哪些工作,才能有效把握國家發展所帶來的機遇。
在「十四五」規劃中,國家為香港提出了「八大中心」的發展定位。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中,特區政府圍繞「八大中心」的發展目標制定了多項政策措施,在諸多領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過與此同時,香港社會亦應意識到無論是鞏固提升傳統中心,抑或利用香港優勢建立新興中心的工作,都不能一蹴而就,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需要持之以恒地努力和投入。
從此次調查結果可以看到,香港社會對於拚經濟、謀發展的總體目標有了更加廣泛的共識。在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治理效能有所提升的情況下,社會輿論亦正在形成更加積極的正向反饋。這為特區政府推出更多銳意進取的發展政策,以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提供了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