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生平及科研成就

  圖:在「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進行演講。/中新社
  圖:在「2006年諾貝爾獎獲得者北京論壇」上,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進行演講。/中新社

  •1926年11月24日生於中國上海,祖籍江蘇蘇州。

  •1943至1945年就讀於浙江大學、西南聯合大學。1946年,李政道和朱光亞結伴赴美,四年後在芝加哥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研究領域:

  •李政道長期從事物理學研究,在粒子物理理論、原子核理論和統計物理等研究領域做出里程碑意義的貢獻。

  主要科研成就:

  •1954年,提出「李模型」,對探討量子場論基本問題起到重要作用。

  •1956年,與楊振寧一起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的論斷,翌年經實驗驗證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和愛因斯坦科學獎。

  •上世紀60年代以來,在正反粒子變換和空間反射聯合變換下不守恆問題方面進行了系統研究。

  •70年代以來,在建立與發展孤立子的量子理論、提出反常核態的概念、建立與發展隨機格點規範理論、把時間作為分立動力學變量並進而建立分立動力學理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

  •發表大量科學論文,著有《場論和粒子物理學》等科學專著。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