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以劍之名聯繫全港
三年前,24歲的張家朗在東京奧運一鳴驚人,當屆坐在香港體育組辦公室看直播「炒稿」的我,由他在8強連追6分大逆轉晉級開始,其後每一戰都看得心跳加速,決賽時更禁不住屏住呼吸,手也震起來。屬於香港一面相隔25年的第二面奧運金牌誕生,且是在自己從事體育報道的年代,感受更深。
三年後,我在巴黎大皇宮記者席上,張家朗在巴黎時間下午1時35分登場,從早上起床已開始緊張,老實說落場的又不是我,我也不知道自己緊張什麼。大概內心一隅是為張家朗感到巨大壓力,「衛冕」一詞未免太沉重,特別是在江旻憓奪金後,全城期待的另一面奧運金牌。我是Nobody,但只是想像,已感到一股壓力在胃裏翻騰。
張家朗在東京奧運決賽最後一刺,穿過電視直播牽動數百萬香港市民的心跳和情緒,「張家朗」、「奧運金牌」等關鍵字,在香港已變成非僅是體育的事,他成為一個熱話,也掀起了這城市的體育熱潮;他由一名24歲劍手,一夜之間成了香港人幾乎無人不曉的名字,其Instagram(Ig)追蹤人數日內激增24倍至28.7萬人。
三年來,眼看個性內斂的張家朗被公眾目光和各種評語淹沒,心裏知道巴黎這一戰的重量。事實上,他在奧運前約半個多月赴巴黎訓練,已遠離社交媒體專心備戰。一場個人爭奪獎牌的比賽,成了全香港數百萬人的事,當中又有多少人是陪他贏,也接受他輸?
2024年仲夏,劍道之上從無必勝法則,連「世一」馬連尼也意外在16強出局,這夜會見證到張家朗再為香港創下歷史嗎?無論如何,他已把所有香港人聯繫在一起,現場的巴黎大皇宮、遠在香港的他和她,也因為張家朗而凝聚起來,牽動心跳。◆香港文匯報記者 葉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