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談/輕柔的藝術\姚文冬
我先前懷疑,體操和雜技運動員「沒有骨頭」,身體就像「麵條」,可以隨心所欲地完成許多輕柔的、非常態的動作和造型。而且很美,那柔軟的身姿和優美的動作,宛若風吹柳枝,搖曳生姿。後來從一部武打電影中,看到一位著名的體操明星扮演一位武師,才發現廬山真面目──雙臂隆起的肌肉觸目驚心,充滿力量,妥妥的硬漢,與他在運動場上判若兩人。原來,輕柔只是他呈現的一種美,而支撐這種輕柔之美的,是堅硬的骨骼、雄厚的肌肉。換言之,只有骨骼強勁,肌肉雄厚,身體才會柔若無骨。
後來學習京劇,又有深切體會。從台下看戲,演員輕移台步,翩翩起舞,輕鬆隨意,演唱也毫不費力,聲音如同輕舟浮於碧波,優雅起伏。特別是梅蘭芳先生的梅派藝術,雙唇僅張開一點點,卻能發出飽滿、圓潤、脆亮的聲音。起初,以為那是一種演唱方式,並且以為梅派易學,但當自己演唱時,別說輕啟雙唇,就是嘴巴張得要把天都吞了,卻像鬼哭狼嚎,既不着調,也無韻味。原來,京劇的唱腔,是所有演唱藝術中最難的,要調動身體各部位的力量,包括丹田、橫膈膜、腰部乃至頭腔,而不是僅憑嗓子,雖然呈現給觀眾的就是這一副好嗓音。
京劇名家張學津回憶第一次和馬連良先生同台,他演一個龍套,此前他聽多了先生唱腔的瀟灑、飄逸,優美的唱腔彷彿先生口中的風雨,可以隨意呼喚。但到了台上,馬先生一開口,他嚇了一跳,他說,那聲音簡直太響了,震得他耳膜嗡嗡響。先生的嗓音為什麼這麼大呢,和從台下聽到的不是一回事。後來他自己唱戲,一場戲下來,常常疲憊不堪,連後背都濕透了。可台下觀眾看到的,只是藝術家輕鬆自如的表演,聽到的是美,看到的也是美。我也有這樣的體會,有人誇我唱得優美、婉轉,甚至用了「曼妙」褒揚,但沒人知道我演唱時脖頸發麻、腦袋發暈,幾段下來,小腹酸脹,後腰疼痛,比幹了一天的重體力活還累(京劇科學發聲的身體反應)。
高手幾個手指輕輕一碾,手中的酒杯就碎了。而你若如法炮製,別說用幾個手指,就是雙手合圍,連喊帶跺腳,恐怕也只落個手麻指疼,酒杯完好無恙。但他怎麼可以呢,而且看上去那麼輕柔,毫不費力?這個例子,恐怕所有人都能理解,對,是內力,他動用內力將手指瞬間變成鐵鉗。但是,我們能看到他指間的優雅,卻不知,動用內力並不優雅,只是我們看不到。
成熟的人談吐雅緻,舉止得當,是因為底氣足,有內涵,有豐富的人生閱歷。而不具備這些條件,一眼就能看出是在裝腔作勢、扭捏作態。高人的魅力,就在於他的舉重若輕,我們只看到了「若輕」的一面,並且肅然起敬,卻看不到他「舉重」的實力和辛苦。內在越有力,外表越輕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