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語背後】澳門是一扇「門」
木 木
多次到訪澳門,每次都來去匆匆。對於這座南國小城,充滿了好奇,又總是伴隨着某種魔幻的感覺,難以在腦子裏形成一個完整印象。中國僅有兩個特別行政區,以前的注意力都放在香港了,對澳門確實關注得少。或許是它的博彩業過於強勢,人們對澳門其他方面的感知明顯不足。其實,澳門雖然人不多,地不大,卻以鮮明特色俏立於粵港澳大灣區,並以其通江達海的獨特功能揚名天下。
此次赴澳門,就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深澳合作模式問題作一些調研。因是新冠疫情後首訪,感觸頗深。當我站在大三巴牌坊前,看着古老的街區與現代建築錯落有致,在藍天白雲下鋪陳而去,遊客穿行其間,怡然自得,心下似有所悟:澳門如此袖珍,又如此廣博,如此時髦,又如此傳統,與其說是一個地方,不如說是一扇「門」。這扇門,一面通向中國,一面通向世界;一面通向歷史,一面通向未來。大三巴別有滄桑感,彷彿一座影壁,對門後那片神秘的土地,既是遮擋,也是引導。
歷史上,澳門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和貿易樞紐。自16世紀下半葉開始,澳門作為亞洲地區重要的國際港口,把西方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中國,同時把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哲學思想傳到西方,對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和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正是在這片土地上,誕生了中國第一所西式醫院,第一部漢英詞典,第一份外文報紙……這些反映中外文明交融的「中國第一」,為近代經濟、技術和文化在東西方之間的交流作出了特殊貢獻。近年來,隨着「雙循環」發展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與葡語國家交流合作得到加強,澳門作為對話交流平台的作用愈發凸顯。
澳門的發展,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首先是「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澳門享有高度自治權,可以自主制定經濟社會政策,並作為國際自由港,商品和服務在市場上自由流通,資金自由轉移或兌換,為澳門贏得了更大貿易自由度和更多商機,有助於吸引國際投資者。其次是多元文化優勢。澳門不但擁有獨特歷史背景和豐富文化遺產,包括葡式建築、傳統社區等,而且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場所。還有獨特的旅遊休閒業優勢。一方面,澳門已超越拉斯維加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彩市場,同時,開發建設了多元化的旅遊和娛樂設施,包括綜合度假村、主題公園、文化表演場館等。澳門的住宿、購物、美食體驗即使算不上獨步天下,也堪稱一絕,已連續兩年成為全球《福布斯旅遊指南》榜單五星級酒店最多的城市。
這些優勢已屬難得,更難得的是科研優勢,而這一點常常被人忽視。要不是聽介紹,我怎麼也想不到,小小澳門竟擁有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即2010年設立的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設立的智慧城市物聯網國家重點實驗室、月球與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從研究領域看,四個實驗室跨度極大,涵蓋醫藥、集成電路、物聯網和外太空,直觀地反映了澳門強大的綜合科研能力,支撐科研設施、人才培養和配套環境的經濟實力,以及對優秀國際科研人才的吸引力。要知道,在以科技創新著稱的深圳,也只有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即鵬城實驗室。
四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印象最深的是由澳門大學和澳門科技大學聯合設立的中藥質量研究實驗室。參觀實驗室,我們一方面為現代科學技術分析研究中藥這一傳統藥材的前景充滿期待,一方面為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思想深為折服。據實驗室負責人介紹,科研設備是經費投入的大頭,實驗室裏現有的關鍵設備都是德國進口的。以西方現代設備分析中國傳統藥材,將經驗加以實證。中藥是物質,卻承載着中醫的醫理,可望成為打通中醫科學與西醫科學的橋樑。想來,這又何嘗不是澳門作為一扇「門」的最直觀的象徵。
澳門是一座賭城,但有着賭場收益回饋社會的傳統。六家持牌機構,向政府承諾未來10年投資1,188億澳門元,每年超過100億元,用於發展非博彩產業。與此相應,特區政府以建設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為契機,提出「1+4」經濟發展思路,即做優做精做強綜合旅遊休閒業,持續推動大健康、現代金融、高新技術、會展商貿和文化體育等四大重點產業發展,逐步提升四大產業的比重。為了配合這一思路,促進歷史文化資源轉化利用,澳門2023年8月推出了歷史片區活化計劃。該計劃根據歷史文化景點分布情況劃分為六個片區,聯動六大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在片區內舉辦特色活動,注入文化藝術元素,帶動市民和遊客到訪參觀。六個片區均處於舊城區核心地帶,通過優化供水、供電、管道等硬件設施,持續提升舊區環境及配套,改善居民生活品質,並為舊區的多元和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在促進城市發展注入更多文化元素的同時,澳門亦注重文化輸出和國際聯繫。特區政府推出2024文旅活動年計劃,以「東西匯流,亞洲融合」為主題,涵蓋大型文化博覽、國際會議、非遺展演以及文體旅遊盛事等。努力創建2025年「東亞文化之都」,進一步拓展城市文化內涵,推動東亞文旅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當然,澳門作為一扇「門」,最有代表性意義的還是經由這扇門進出的世界各地遊客。多年來,澳門以區區32平方公里土地和60萬人口的體量,年均接待訪客多達3,000萬人次。香港陸地面積是澳門的30多倍,本地人口則是十倍以上,目前年均訪客人數竟與澳門大致相若。顯然,香港經受了修例風波和新冠疫情的雙重打擊,各方面的恢復勢頭都不如澳門。據澳門旅遊局統計,2023年入境旅客共約2,823萬人次,僅12月31日一天就達18萬人次。今年入境人數繼續保持上升態勢,1月至5月約1,418萬人次,日均9萬多人次,按年同比增加50%,恢復至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82%。從旅客結構看,近七成來自內地,共約990萬人次,覆蓋各省市自治區;香港和台灣分別錄得298萬及32萬人次;國際客源復甦尤為顯著,為9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升幅達176%。
清晨,我漫步街頭,感受這座「不夜城」的別樣風情。城市還未醒來,街上幾乎沒有行人,偶爾有豪華小車駛過,彷彿鋪天蓋地的寂靜被撕開了一道口子。待車輛過去,周遭變得更加安靜。眼前是一座座堂皇的博彩大樓,命名很獨特,什麼威尼斯人、倫敦人、巴黎人,新葡京、新濠天地、銀河、金沙等。初升的陽光灑向大樓的不同側面,留下一種斑駁的絢爛。穿行在這些大樓之間,腦海裏並沒有賭場的紙醉金迷,而感念於世界的複雜多元。
由此想到頭天傍晚,在黑沙海灘見到藝術家堆積沙雕的場景。黑沙海灘長約1,350米,呈半月形,坡度平緩,灘面廣闊,黑沙幼滑,是訪客必去的打卡點。當時,夕陽西下,空氣能見度極好,能看到遠處香港的高樓。海面上金光點點,碧波微漾,半江瑟瑟半江紅,情景交融,讓人嘆為觀止。一位青年藝術家在海灘上堆積沙雕城堡,看來不是一時半會兒了,作品已頗成規模。我們與藝術家攀談起來,當聊到這麼精緻的作品,一會兒漲潮就沖毀了,是不是覺得可惜,他淡然作答:世間一切人和事,不都這樣有生有滅嗎,有的時間長一些,有的時間短一些,又有多大區別呢?藝術的終極價值,在於當下帶給人美的享受。
悠悠思緒,天馬行空,歸於一念。澳門,終究是一扇「門」。打開這扇門,世界很精彩。不過,打開還是關上,不取決於歷史的必然,而取決於掌門人的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