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設文學獎 傳承金庸情懷
立法會議員何俊賢暢談自己從小到大作為金庸迷的經歷,他希望年輕一代也能讀金庸先生的著作,形成和而不同的民族認知,促進一個和諧包容的社會環境。 灼見名家專欄作家黃紹成則講述了《射鵰英雄傳》中的梁家故事,以及金庸筆下虛構世界背後的真實近代人物及他們的事跡,展現了金庸的家國情懷在當時和當下的現實意義。
葉中敏希望能夠挖掘金庸更多的內涵,她在現場分享金庸當年酷愛讀書的故事,並表示金庸是一個非常念舊的人,「金庸先生過去經常來我家看書,後來我父親給他看書的這件事,他幾乎每次見面都要提一下,是個非常念舊、求知好學的人。」葉中敏還提到,金庸生前很珍視在《大公報》的工作經歷,並且對年輕新聞人的發展非常關注。她回憶,金庸曾說:「我在大公報貢獻過自己的青春歲月和聰明才智。回過頭來看,我可以說今生無悔,無愧今生。」她表示金庸都是以「弟弟妹妹」稱呼大公報報社的後輩們,是一位正直又平易近人的人。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中國香港足球總會會長貝鈞奇亦談到金庸的念舊,「2010年CASH音樂成就大獎,于粦先生得了終身成就獎,金庸先生寫了一封賀信給他,祝賀他的音樂成就。那麼于粦先生跟金庸先生什麼時候最熟悉呢?就是在1953年拍長城公司的一套電影,叫《絕代佳人》。」
彌補對中國文化教育缺失
《亞洲周刊》總編輯邱立本認為,金庸小說補足了殖民年代香港對中國文化教育的缺失,在台灣,金庸的作品更是在兩岸隔絕期間撫慰了台灣人民對大陸的鄉愁。他建議在香港設立金庸文學獎,匯集全球不同國籍、不同背景的中文作家繼承和弘揚金庸精神,並建議「凡是用中文寫作的人,不管他是哪國籍人,都可以參與」。
知名作家、曾任金庸秘書的楊興安提出三點建議,一是選取金庸小說編入課文;二是籌辦金庸小說金獎及金剛鑽獎,分別為面向香港永久性居民的短篇小說獎和面向全球華裔作家的中篇小說創作比賽;三是報章每日連載金庸作品,增加讀者接觸金庸文字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