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改善/老撾旅遊資源豐富 發展潛力大
據世界銀行報告估計,2023年老撾GDP增長約3.97%,旅遊業、運輸業、物流業和採礦業做出了積極貢獻,外國投資大幅增加,主要是在電力和採礦業,而稅收收入的增加抵銷了公共支出的增加。鑒於該國對進口的依賴程度很高,貶值會帶來國內價格的變動,去年整體通脹率平均為31%,且仍居高不下,其中食品、交通、旅館及餐廳價格上漲是主要因素。該行估計,今年該國GDP增長4%,料經濟活動將受益於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及對電力部門和一些經濟特區的投資。
亞洲開發銀行的預測亦相同,料該國在今年和明年GDP增長4%,服務業的增長將由外部需求支撐,且受基礎設施連結性改善的推動,今年國際遊客人數將達到420萬人。雖然旅遊和貿易推動經濟發展,但高負債和高通脹等持續的挑戰,已經減緩該國經濟發展的速度。
礦產及農業資源豐富
雖然該國經濟發展較慢,但金、銅、煤、鉀鹽、煤及水資源豐富,森林面積約1940萬公頃,全國森林覆蓋率約80%,生產柚木、花梨等名貴木材。現時老撾經濟仍以農業為主,農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馬鈴薯、咖啡、菸葉、花生、棉花等。全國可耕地面積約800萬公頃,農業用地約470萬公頃。
老撾另一吸引之處,是其瑯勃拉邦、巴色縣瓦普寺、川壙石缸平原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著名景點還有萬象塔鑾、玉佛寺,佔巴塞的孔帕平瀑布,瑯勃拉邦的光西瀑布等。現時旅遊業已成為該國經濟發展的新興產業。
近年來,老撾與超過500家國外旅遊公司簽署合作協議,開放15個國際旅遊口岸,並採取加大旅遊基礎建設投入、減少簽證費,放寬邊境旅遊手續等措施,旅遊業發展潛力巨大,更在2013年被歐盟理事會評為「全球最佳旅遊目的地」。
至於香港與老撾貿易關係,去年香港出口老撾金額約1460萬美元(下同),同比跌10%,香港進口老撾金額約230萬元,跌三成。兩地的貿易,最多為紡織紗線和織物,其次為電子產品,之後是食品、成衣、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