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生與青年外交官交流 立志報國

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日前展開在北京行程,到訪外交部,與外交部發言人和青年外交官交流互動,領略新時代大國特色外交風采;走進故宮博物院感受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參觀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了解黨和國家的歷史與奮鬥歷程;走訪核工業科技館感受國家發展成就;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體會中國科技遙遙領先……豐富多彩的參訪行程,讓團員們不僅被祖國厚重浩瀚的傳統文化深深感染,更為國家突飛猛進的發展驕傲自豪。
參訪港生對記者表示,通過此行對愛國有了更深刻和具體的理解,對新一代香港青年的歷史使命和責任擔當有了更清晰的認知和規劃,一定要努力學習,為祖國的各項事業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大公報記者 馬靜、郭濤 實習記者 朱奕臣 北京、甘肅報道(文)馬靜、張寶峰、朱奕臣(圖)
第十六屆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參訪團由知識競賽主辦方和優勝隊10間本港學校師生代表近80人組成,相繼在北京、甘肅展開為期10天行程。競賽由外交部駐香港特派員公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主辦,香港賽馬會給予特別贊助。
見證國家高科技高速發展
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潘雲東介紹,參訪團參訪行程安排豐富多彩,同學們在北京感受中華文明魅力,見證國家高科技發展,了解中國共產黨波瀾壯闊的歷史,感受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在甘肅將領略祖國的壯美山河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及西部地區的蓬勃發展。他希望同學們能始終保持求知若渴的良好態度,認真學習,積極思考,收穫良多。
香港賽馬會多年來為參訪團提供贊助。馬會公司事務執行總監譚志源鼓勵同學們多看、多聽、多交流,了解祖國超乎想像的發展成就,增加愛國情懷,抓住國家新機遇,譜寫人生新篇章。馬會將繼續加大力度培養有愛國情操兼具國際視野的青年人才。
參訪團同學們在京參訪後告訴記者,是次參訪對自己身上所肩負責任更加清晰明瞭,曾立下的報國志向也更加堅定。明愛屯門馬登基金中學顏盈盈告訴記者,中國文化令人着迷,到訪故宮對中國文化有了更直觀的印象和深刻認識。她最想做一名中華文化的傳播者,不過先要學好中國故事,然後才能去講好中國故事,她願意為此努力。
了解國情提升民族自豪感
與青年外交官交流後,想從事外交事業的同學信心更足。仁濟醫院王華湘中學陳淑華表示,做好外交官非常不易,需要很多知識儲備和強大的心理素質,只有好好學習,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為國發聲。在中國共產黨歷史展覽館,很多同學的報國志更加堅定,拔萃書院鄧伯雯三次走進黨史館,每次都有很深的感悟,她說,祖國今日的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奉獻甚至犧牲所造就,今日中國青年更應該奮鬥,勇於擔當新時代所賦予的新使命。
在核工業科技館、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深入了解國家各方面發展成就。對核工業、人工智能感興趣的同學們信心十足,感嘆國家成就令人自豪和振奮;今日的香港青年也應該結合自身興趣和特長,努力學習,為國家的未來和發展作出貢獻。
趙聿修紀念中學老師李志強告訴記者,香港盃外交知識競賽對同學們幫助很大,每年比賽同學們都會踴躍參加。參加競賽和到內地參訪能增加同學們了解國情,從而進一步提升同學們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發更多愛國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