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東盟機遇/特首訪東盟三國 爭取支持港加入RCEP

行政長官昨日率領代表團出訪東盟三個國家(老撾、柬埔寨及越南),大公報記者與代表團乘搭同一班航機出發,第一時間在現場進行採訪報道。
代表團將舉行為期6天的訪問行程,與當地政商界領袖會面,介紹香港在「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及可為東盟帶來的機遇、經貿聯繫和廣泛商機。李家超表示,此行有三個目的,包括爭取支持香港加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推介香港的經濟發展與機遇,以及促進旅遊與人才等交流。\大公報特派記者 李清心、李永青
代表團在訪問期間亦會到訪當地企業和大型基建項目,開拓合作空間。代表團成員包括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葉文娟、「一帶一路」專員何力治、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和政府新聞處處長廖李可期。
30多位不同界別代表參團
代表團其他成員包括30多位來自工商、金融服務、運輸、物流、創新科技和旅遊等不同界別的高級別代表。今次訪問的老撾、柬埔寨及越南三國總人口合計超過1.2億,擁有龐大的市場及商機。
李家超表示,今次訪問有三個目的,第一是要增強在政府層面的溝通和聯繫。代表團將會與當地領導人會面,介紹香港的經濟發展和機遇,亦會繼續爭取他們支持香港加入(RCEP)。第二,推動不同地方與香港的經貿往來,介紹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的角色,將可提供的專業服務、經驗和人脈網絡,以及香港如何能夠帶領他們,既可以享受香港的機遇,亦可以進入內地市場等。第三,推進人民交流,包括旅遊、教育、人才、青年等範疇。
資料顯示,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亦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去年雙邊貨物貿易額度1446億美元(約1.1萬億港元),佔香港對外貿易總額接近13%。
剛舉行的三中全會提到,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東盟國家位處「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劃定路徑之上,在共建「一帶一路」發展中勢必扮演關鍵角色。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擁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一直是「一帶一路」倡議的積極參與者、貢獻者和受益者。
面對面交流 促進雙邊合作
代表團成員之一的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表示,希望通過更多面對面的會晤和交流,進一步了解這些國家的科技政策、創業環境和人才發展狀況,進而促進雙邊合作。他形容,東南亞人口多達幾億,年輕一代對科技接受度相對較高,提供了廣闊的科技市場潛力和合作機會。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表示,希望透過這次訪問,探尋高科技產業落戶越南的要求,同時不少港商亦想進軍越南的消費市場。工業總會主席莊子雄指出,RCEP是全球規模最大的超級經濟圈,香港若能加入將對外貿帶來重大利好。總商會主席陳瑞娟亦稱,東盟國家經濟增長很快速,期待此行能發掘更多商機,回港後再與會員去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