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評論/乘東風轉型升級 抓機會固治促興\吳志斌
為貫徹落實中共二十大作出的戰略部署,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決定》全文共2.2萬多字,分為15部分、60條、三大板塊,共提出300多項有關體制、機制以及制度層面改革的重要舉措。自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不僅確立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也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事業。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從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到新時代,香港始終都處於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宏偉藍圖之中,既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參與者。面對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發展進入了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的時期,如何乘三中全會之東風來實現香港的角色轉型升級,如何抓住機遇,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讓固治促興階段的香港釋放新質發展的創造力,這是三中全會給予香港各界的新課題、新任務。
在國家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香港被賦予了新時代的定位和責任。在《決定》中,中央清晰明確地指出了「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的必要性。尤其是「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
對香港角色責任提出新要求
人才是高新技術和金融資本的創造性載體,也是區域間、國際間溝通和交流的能動性主體。國家進一步深化全面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離不開國內外人才的合作和互動。作為自由港的香港,對世界上172個國家和地區實行旅遊免簽證政策,這為各行各業的高精尖人才來港交流和工作創造了便利的前提。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發布的《2023年世界人才報告》,香港的人才競爭力水平在亞洲地區高居第二,這也證明了香港在人才儲備方面的雄厚基礎和對全球人才的相當吸引力。自2022年年底,特區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政策,其中包括「高才通」計劃和擴大「優才計劃」等。截至今年6月底,各項輸入人才計劃共收到逾32萬宗申請,其中近20萬宗獲批,超越「3年合共引入10.5萬名人才」的目標。可以說,在由治及興的階段,香港在人才戰略和引進方面已經做了前瞻性的布局,而三中全會對港澳「高端人才集聚高地」的定位,不僅是對香港人才轉型和升級的工作肯定,也為香港的人才戰略儲備帶來了更加鼓舞人心的支持和提出了更高要求。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是在新的發展環境下的再出發,在這一過程中,香港也面臨着改革目標的方向深化與調整、發展路徑的精準定位以及社會矛盾的重新認識,諸如種種都為香港當前的身份角色和責任義務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過去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香港一直扮演着資本和技術「引進來」的前哨角色,展開着引領並參加在內地進行投資和吸引外資的工作。通過香港這一通道,使得外部的資本與內地的企業和技術進行有效的協作和融合。十八大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香港被賦予了在對外開放的過程中發揮更為有機的、更具活力的機制性作用的期待。
回歸27年來,「一國兩制」越走越好,特區管治的能力得以進一步提高,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和普通法制度等獨特優勢也得以進一步增強,為香港扮演內地聯通世界的「超級聯繫人」和「超級增值人」提供得天獨厚的優勢。當下,香港要有意識地進行身份轉型,要做內地企業和技術資本的「啟航港」,助力內地走向世界,拓展國際市場,同時也要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既依託世界又融入國內市場,參與高質量發展,發揮自身的金融和科創優勢,優化新質產業布局,強化新質發展動能。
深化改革開放就是第二次革命,是要真槍真刀地推進固有利益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對不合理、不公正、不科學的生產方式和行為習慣進行大刀闊斧地革新,實現進一步激發中國式現代化的生機和活力,進而達至「為民生」、「利民生」的社會共識。
在實際層面拿出具體方案
三中全會是一場對原有機制的自省、反思和再創造。在《決定》的全文中,「機制」一詞出現了200多次,「制度」一詞出現了近200次,凸顯了「機制」在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發展中的重要性。目前的香港進入了「固治促興」的重要階段,筆者認為,在與內地的機制性、體制性改革的同頻共振過程中,特區政府不僅要在宣傳和認識層面跟上步伐,更要在實際層面拿出具體的政策細則和實施方案。例如如何解決住房困難,如何縮小收入貧富差距,實現社會生產結構的升級,拓展青年就業的渠道和空間等問題,都是涉及到社會發展體制和運作機制的深化和調整。改革不是喊口號,是要實際地打破利益固化藩籬,要抓住釋放社會發展活力的「痛點」和「推手」,在實現自我更具創造性的發展中,提升香港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東風為外力之借勢,香港應乘三中全會的「快車」,抓住深化改革的機會,讓自己在鞏固原有優勢和保障國安港安的大前提下,進一步提高管治能力,讓「興」之動能扎扎實實地落到社會的各個方面,讓民生之福祉和社會之公義,成為新時代香港改革的「心」動力!
安徽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