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調查:全港有91個水浸黑點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極端天氣下特大暴雨頻發,民建聯昨日發布水浸黑點調查,發現全港有91個水浸黑點,當中九龍城區最多,有13個,其次為黃大仙區、離島區及西貢區。民建聯建議當局諮詢區議會,更新渠務署水浸黑點名單,並加設短期防洪設施,設立水浸預警通報系統等,長遠提升整體排洪標準。
民建聯今年5至6月向多區區議會搜集資料,共發現91個水浸黑點,主要涉及降雨量超出排水系統負荷、沙泥樹枝造成渠道淤塞,以及低窪地區容易引致河道及海水倒灌。當中九龍城區、黃大仙區及離島的水浸黑點較多,分別有13個、12個及10個。民建聯又發現,部分渠道設施因泥沙、樹葉等導致阻塞,大量雨水湧入時有商戶或屋苑水浸,而新界地區雨水積聚及退卻均較緩慢。
當局應檢視私人場所防洪責任
而根據渠務署的統計,全港只有4個水浸黑點,分別是元朗新田石湖圍、林村谷盆地、漆咸道南近加連威老道和柯士甸路交間、薄扶林村。民建聯解釋,今次統計水浸黑點辦法是「寧濫莫缺」,定義與政府不同,民建聯實地考察兩個月內曾發生水浸的地點,政府部門可能使用工程方法進行統計,所以造成了統計數字的差異。
在91個水浸黑點中,有78個屬於政府管理,13個為私人管理,當中不少屬於領展和港鐵。立法會議員李世榮表示,當局應該檢視及研究私人場所管理人的防洪責任,並提供技術提升私人場所的排水能力。
民建聯建議,當局應結合天文台的預報系統,更準確和快速地評估水浸風險,並設立通報系統,設立應用程式作緊急通報,提早通報有潛在風險的地區。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最快2028年竣工,市民將面對水浸風險多幾年,希望當局在短期內作暫時性措施,例如加建水閘、護土牆、路面集水溝、於河堤旁安裝檔水板等。
九龍城區議員吳寶強表示,該區不少食肆將廚餘倒入渠口,大雨時馬路側邊會造成水浸,此外,近半年區爆水渠次數頻密、規模大,容易造成水浸。他建議政府應定期巡查,亦要盡快更換老化水管並在地下設置智能監測儀,監測地下水管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