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國家】李惟宏:用好金融業優勢服務國家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中提到,推動金融高水平開放,以及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對於如何抓住《決定》賦予香港的機遇,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認為,香港未來可透過更好利用本身金融產業的優勢,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作用,幫助企業走出去,亦帶動資金走進內地,服務國家實體經濟。因此,香港首先要維持強勁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他就此提出一系列建議。
李惟宏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布局了目前至2035年的社會及經濟發展目標,確定了指導性原則,並制定了初步行動政策,雖然當前世界環境充滿不確定性,但必須堅持突顯新質生產力作為驅動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領科技創新和經濟轉型,帶動新的經濟增長、更高的收入和更強的國家實力。
強調一體化 港要加大力度融入
他指出,為順應國家擴大開放、放寬市場准入、深化市場主導及增強國際化;加上今次會議《決定》強調區域一體化,而粵港澳大灣區一直是區域一體化的主要陣地,香港未來須加大力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更好利用金融產業優勢,發揮「超級聯繫人」、「超級增值人」角色,服務國家實體經濟,幫助企業走出去,亦帶動資金走進內地。
他指,無論是抓住三中全會《決定》帶來改革及衍生的歷史機遇,以及貢獻國家所需,前提都是香港要能維持強勁的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正值特區政府就2024年施政報告展開諮詢,李惟宏表示,在積極收集及整合業界意見後,整體意見認為,香港要維持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最重要是吸引到全球不同地方的資金來港,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同時讓環球投資者擁有獲利的投資前景,從而令整體金融市場更蓬勃發展。
李惟宏提出一系列建議,包括:擴闊跨境理財通2.0,他建議應調低合資格香港券商的入場門檻(包括現有5億元交易額的要求),讓更多香港中小型券商參與,並繼續擴大投資產品範圍。同時,亦可研究將理財通2.0擴容至服務領域。讓業界可以在大灣區推廣有關業務,加快香港金融服務業融入大灣區。
在推進上市及市場改革上,他認為,當局檢視前置式監管方式、着重披露為本的監管原則、檢討雙重存檔機制、提升上市審批的可預期性,以及放寬上市公司進行收購合併的要求。市場改革方面,包括優化除牌機制、研究取消手數要求、收窄買賣差價不宜「一刀切」處理、放寬回購股票限制、改革強積金計劃和恒生指數篩選機制等。
打造國際商品中心 吸高淨值客
香港需打造成國際商品中心,例如在機場增設黃金、酒類及其他奢侈品倉庫,以加強吸引「超高淨值人士」在港投資。香港亦應爭取盡早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讓貴金屬業界能以零關稅,輸入黃金和其他貴金屬至韓國、日本以至其他 RCEP 成員國家,亦有助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商品中心。建議港交所旗下倫敦金屬交易所 (LME) 積極研究及盡早落實在港設立大宗商品交割倉,除有助促進物流業外,亦可帶動香港商品期貨生態圈及相關的融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