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新征程/優勢獨特/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加強優質服務

  圖:香港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充當內地與世界連結的「超級聯繫人」、「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以及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重要角色。
  圖:香港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充當內地與世界連結的「超級聯繫人」、「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以及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重要角色。

  中共第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其中提到香港及粵港澳大灣區共六次,香港主要集中在第27條當中。《決定》提及要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多名金融界人士認為,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可發揮「一國兩制」獨特優勢,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大公報記者 彭子河

  《決定》指出,「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澳門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健全香港、澳門在國家對外開放中更好發揮作用機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強化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完善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制度和政策,深化兩岸融合發展。」

  《決定》還指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快完善中央銀行制度,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機構定位和治理,健全服務實體經濟的激勵約束機制。發展多元股權融資,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優化國有金融資本管理體制。

  外資盼透過香港進灣區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李惟宏表示,三中全會釋放的主要信息,是香港如何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特別是「八大中心」的地位及普通法的優勢,助力環球投資者進入內地市場,幫助內地企業走出世界。他指出,香港近年逐漸融入大灣區建設,在醫療、法律、文化教育、民生等領域尋找合作機會,環球投資者也期望透過香港進入大灣區市場。他寄望未來除了大灣區,香港也將與長三角、京津冀等區域進一步合作交流,更好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行政會議非官守議員、香港金融管理局前總裁任志剛表示,香港作為中國境內最國際化的金融中心,要發展成為一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要主動配合國家發展,助力國家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他指出,香港其中一個鮮明角色,是作為內地和境外之間資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如果內地的集資者和投資者想「走出去」的時候,雖然不是只經過香港走出去,但也是一個主要的渠道,特別是地緣政治環境變差的時候。他形容這是香港「獨一無二,得天獨厚」的優勢。

  助力內企出海 做大做強

  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香港的核心優勢在於能夠充當內地與世界連結的「超級聯繫人」、「雙循環」的重要交匯點,以及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重要角色,一方面可繼續發揮離岸樞紐作用,把全球資金「引進來」的同時也帶動內地資金「走出去」。另一方面未來也可作為橋頭堡,助力內地企業出海拓展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布局,讓更多優秀的中國企業成長為大型跨國企業。他強調,與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相比,香港的上述獨特優勢地位是不可替代、也無法複製的。

  面對大國關係轉變所帶來的挑戰,香港金融發展局認為,香港的角色也要作出調整,由過往主要連接東西方的橋樑,蛻變為一個連接各方的超級聯繫人。金發局副主席馮華健表示,香港要搭建通向東盟、中東、中亞細亞、金磚國家以至「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新橋樑。在東盟、中東和金磚國家,他說,伊斯蘭金融是重要範疇,建議業界日後有需要作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