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新征程 人民至上/從群眾最期盼領域改起 提高生活品質

  圖: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要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圖為浙江餘姚市某幼兒園的孩子參加賽跑。 新華社
  圖: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指出要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圖為浙江餘姚市某幼兒園的孩子參加賽跑。 新華社

  新華社20日播放《新征程上的一份綱領性文件─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側記》,文章提到,除沉疴,從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改起;破藩籬,從群眾最期盼的領域改起。這樣的優先序,創造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在中共中央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表示,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強調,要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這些舉措的落實見效,必將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決定》托起百姓「穩穩的幸福」,內地民眾充滿期待。

  就 業\促就業保權益 激發民眾創業活力

  改革發展都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韓文秀表示,按照三中全會的部署,要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支持和規範發展新就業形態。今年以來,國家穩就業、促就業一攬子政策持續發揮效應,上半年,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1%,比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較上年同期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服務業就業明顯增長,特別是住宿和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帶動全國非農就業人數和城鎮就業人數有所增加。

  低息貸款容錯兜底 助力青創

  「我大學學的是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今年3月來到寧波實習,實習一結束就收到了企業的入職邀請。」浙江高校畢業生唐昕告訴記者,「實習也是學校幫我們落實的,專業對口,而且簽約之後就能拿到政府發放的租房補貼、購房補助等。」

  95後的葉璇畢業後在浙江台州創辦了一家電商公司。「這裏工廠資源多,電商環境和政策都很好,大學生創業園還有對大學生的創業補貼、場租補貼。」她表示,「政府設立的創業平台在場地、設備上的費用減免,低息的創業貸款以及相關創業失敗補償保險等容錯兜底機制,都讓我們更放心嘗試。」葉璇說,「而且現在市場競爭環境也確實越來越公平。我看到公報中有提到要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現在很多政府招投標項目都對小微企業開放,一定金額以下的項目還規定必須是中小企業參與投標,對於我們這樣的小企業來說非常友好。」

  在互聯網的催化下,快遞員、外賣員、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從業者的規模日益可觀。此次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也特別強調,要健全靈活就業人員、農民工、新就業形態人員社保制度。浙江7月1日正式實施的《浙江省就業促進條例》,對於互聯網平台等企業發展中出現的超時工作以及職業傷害等內容,從法律層面給予了更有力的保障。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研究員孫軍工說:「《條例》強調要合理確定工作量,實際上就在於要把勞動法規定的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向互聯網平台等企業做重申。」\大公報記者王莉

  教 育\打造智慧校園 共享教育資源

  中共中央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和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表示,教育數字化是縮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質量的一種有效途徑。將深入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建強用好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廣泛共享。大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打造中國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探索大規模因材施教、創新性與個性化教學,更好滿足群眾「上好學」的需要。

  點開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北京小學生劉同學隨時可以聆聽名師講解;與此同時,甘肅的楊同學登錄平台亦可瀏覽同樣的內容。中國正以數字變革大力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網線聯通,不斷彌合着城鄉教育的差距。2022年,國家智慧教育平台正式上線,如今匯集中小學資源8.8萬條、職業教育在線精品課程超1萬門,支撐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的能力進一步提升。

  中國舉辦着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基礎教育,中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經超過2.4億,新增勞動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達到了14年。為中國的經濟轉型和升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近年來,在高校領域,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相關專業持續湧現。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中提到,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對此,江蘇的高二學生家長劉女士表示,「創新科技人才是國家非常需要的,期待各個高校能為學生提供高水平教學,培養人工智能領域複合型人才。」\大公報記者江鑫嫻

  住 房\新發展模式 更好滿足住房需求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決定》要求,堅持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表示,「我們認為促進社會公平、改善並保障民生仍是政府的重要政策目標之一。」她相信,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完善社保體系等,有助於釋放和提振居民對城鎮住房及消費的增量需求。

  上海市楊浦區鳳南一村居民沈先生,去年末經歷了人生中首次拆遷:「4年後,老破的鳳南一村將被8幢高層電梯住宅樓替代,我們原住民也將重新回遷,『原拆原建』模式給了大家最大的誠意。」

  鳳南一村是上海自上世紀50年代起建設的大量「工人新村」之一。2021年9月1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下稱,條例)》正式生效,鳳南一村成為《條例》實施後當地規模最大的拆除重建項目。沈先生回憶,「原拆原建」方案確定後,項目組工作人員積極與住戶溝通,依據不同房型和各戶特點,制定周全的拆遷安置方案,「重建過程中,在外租房也能按原有居住面積得到補貼款。」按項目規劃,重建後的鳳南一村將增配包括停車庫、社區食堂、圖書館、健身中心、老年活動室等在內的逾6000平方米嵌入式公共服務設施。

  記者留意到,《上海市提信心擴需求穩增長促發展行動方案》要求,用10年時間全面提速「兩舊一村(舊區改造、舊住房成套改造和「城中村」改造)」改造。從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看,中央正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用改革的辦法更好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建設適應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好房子」。\大公報記者倪巍晨

  助 農\建現代化農業體系 強農惠農富農

  在位於大巴山南麓的四川宣漢縣胡家鎮優質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種糧大戶袁軍絲毫不敢馬虎,在田間穿梭查看秧苗和魚兒的長勢。袁軍的基地約3000畝,以「稻魚綜合種養」為主。在稻田裏刨出深溝養魚,害蟲和雜草成了魚的美食,魚的排泄物滋養稻田,實現了生態立體種養。袁軍2014年返鄉成立宣漢縣家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前些年在外打工年入數萬元,如今年收達80多萬元,增長近20倍。」袁軍介紹,在宣漢縣有各類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42家,村民只需將土地托管給企業,然後等秋收將糧食運回家。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後,袁軍認真學習了公報。「全會提出,要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各種制度的完善和深化改革,讓我們獲得的支持更多,幹起來也更有信心了!」

  從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到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儘管發展階段和改革內容不同,但對「三農」工作的重視卻一以貫之。宣漢縣曾是國家級貧困縣,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宣漢縣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支持農業社會化服務,「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現代化農業體系讓山區農業發展步入「加速度」。當地豐富的文旅、礦產資源,不僅增強了地方財力,還促進就業讓農民鼓足了腰包。2023年,宣漢縣成功入圍「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第90名。\大公報記者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