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園地】文學與愛──「華夏博覽看今朝」港生內地研學活動稿
吳狄恩
香島中學三年級
這次的行程,是從北京開始的。出發前,熱愛文學的我,不止一次的重溫老舍先生的文章《想北平》。裏面有這樣一段話,讓我爛熟於心:「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節的一些什麼,而是整個兒與我的心靈相黏合的一段歷史,一大塊地方……我的每一思念中有個北平,這只有說不出而已。」我內心期盼着:「華夏博覽看今朝」,該是一段怎樣神奇的旅程呢!
那天,中國現代文學館的春花燦爛。微風拂過,粉嫩的櫻花飄落在我的衣袖上。花瓣微微飄動,像是祈求新生命降臨的心臟,咚咚跳動。我輕輕拿起花瓣,彷彿感覺到大自然的脈動,冰涼的感覺經過皮膚的細孔傳遍全身,嬌嫩如嬰兒皮膚的質感令我陶醉。遇上花期,我是幸運的。
在小花園的冰心先生雕像前,我們香港中學生響亮地朗誦着她的名句:「有了愛,就有了一切。」那一刻,我的內心彷彿被什麼牽動,一層層的漣漪難以止息。愛很容易,但愛的傳播與傳承不容易。那人類是怎麼在這麼悠久的歷史發展中,將這份最真誠淳樸的愛,生生不息地燃燒下去呢?我陷入了深深地思索。
不可否認,愛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但對我而言,文學就是一種以文字傳播的愛,就是一份具象化的愛。愛就是人類精神得以維繫的重要根基,我認為文學家就是透過文學這種方式去傳遞愛的。
愛的文學表達有很多不同的方式,比如是冰心在《贈葛洛》說道:「愛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還有魯迅、巴金,他們的文學作品,同樣是愛的表達。魯迅在《狂人日記》中提及「村口的狗叫了,其他的狗也跟着叫,但他們不知道為什麼叫。」老舍先生在《駱駝祥子》中提及:「一個拉車的吞的是粗糧,冒出來的是血;他要賣最大的力氣,得最低的報酬;要立在人間的最低處,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打擊。」在本質上,承載着社會良心的作家,都在文字中表達着愛的思想——希望人類最終能夠走向一個充滿愛的世界。他們的筆比手術刀更鋒利,雖然有一點點刺痛,但是帶給我們更多的是從迷茫內耗中重振旗鼓的清醒與敏銳。
冰心給我們帶來溫柔的愛,魯迅給我們帶來的啟發性的愛,巴金給我們帶來真誠樸素的愛。
他們本可以整天無所事事,或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尋找更多賺錢更快的工作,但是為什麼他們還是選擇了文學創作這條艱辛的路?這給我帶來了更深一層的思考:文學家為什麼要創造文學?大抵,是因為出自對人類的愛吧!他們愛人類,所以不忍心看見人類在社會的黑暗下受折磨而不自知;他們愛人類,所以要以文字的方式傳播希望與美好;他們愛人類,所以要用文學來拯救人類。
他們寫作文學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憑藉自己的對人類的愛,在歷史的發展中為我們提供正確精神指引。所以文學就是一種以文字形式表達的愛。面對世界存在的不確定性和各種一時難以擺脫的困境,文學家都在着力書寫人性中的希望與美好,書寫人類的愛,目的是讓人類更有力量地面對這個世界。也正是這樣的目的,讓他們願意不顧性命,尋找光明的鑰匙。這是對中國人的愛,對中華民族的愛,對世界的愛。
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時代,並且擁有了先輩給我們的愛,何嘗又不是幸運的呢?所以幸運的我們,就應該將先輩們留下的文學作品細細琢磨,讓自己的靈魂,沉浸在一個充滿愛的文學世界中,細細地將其中的愛讀透,並繼續傳承給下一代。人類就是借文學創作,才讓這份最真誠淳樸的愛,在悠久的歷史發展中,生生不息地燃燒下去。有了愛,有了文學,就有了一切;因為愛,因為文學,人類才更有力量地面對世界。
我站在櫻花樹下,閉上雙眼,感受着微風帶給我的新生,彷彿在這一刻,我與先輩們穿越生與死的時空、穿越時代的壯闊波瀾,約定在這櫻花樹下對談。
感謝招商局,這一家企業,以商業成功推動時代進步,但是,他們在「經濟」「賺錢」之外,精心策劃這樣的活動,幫助我們、帶領我們去看祖國、愛祖國、為祖國,這份大愛,是令人感恩、感動和永遠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