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改革善作善成 締造香港新氣象
鄭翔玲 香港中華聯誼會會長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在改革進入深水區之時,三中全會對國家經濟的全面部署既是錨定方向,也是擘畫藍圖,更是提振信心,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清晰指引,更明確了「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的核心要義。未來我國將以空前力度推動大規模高效的改革開放,以一系列措施重振經濟信心,激發市場活力,促進創新發展,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布局中的定位也將更為重要。
在國家改革開放歷程中,香港從不缺席。一部三中全會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香港與內地相互促進發展的時代進程。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劃時代地改變了中國經濟模式,在短短幾十年內,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為「一國兩制」方案和平解決香港回歸祖國問題提供了有利環境。本次《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舉措,是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綱領性文件,也為特區管治者如何落實執政為民提出了管治思維與方法。在新一輪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號角吹響後,香港必定大有作為。
確保「一國兩制」方針不變
第一、統籌安全與發展。在國安法制度建設基本完成的條件下,聚焦新增長點。本次全會提出,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必須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切實保障國家長治久安。香港國安法的頒布實施,有效堵塞了香港在維護國家安全上的漏洞,是推動特區從「大亂」走向「大治」的轉折點。不過當前,部分西方國家罔顧法治正義,粗暴干涉屬於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甚至對內地及香港發起制裁,使涉港涉外的法律鬥爭與權益保護成為「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建設的新課題。新時代的香港,既要擁抱變革,發揮自身在全球經濟中的獨特優勢,更要堅守底線,確保「一國兩制」的方針不變、根基不變。
發揮「超級聯繫人」角色
第二、聚焦新質生產力。凝聚產業動能和政策、人才優勢。香港既要在本地產業體系中培植研發能力,又要錨定大灣區框架進行高科技項目合作,為國家高水平開放作出貢獻,持續釋放自身在中國式現代化與國際化進程中的制度槓桿作用。同時,按照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支持全面創新的體制機制。通過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改革,增強香港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戰略支撐作用。
第三、發揮獨特優勢。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言,香港要繼續發揮好「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以及對國家深化改革所發揮的重大作用,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三中全會特別強調,「要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這一論斷不僅有力釋除當前海外「逆全球化」思潮對中國的「擔憂」,也駁斥了對香港角色定位削弱的謬讀。通過公報,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將進一步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而作為「超級聯繫人」,西方資本進入內地、內地資本走向世界的「橋頭堡」,香港在國際化制度體系上的優勢,將繼續發揮先行區和試驗田的重要作用。可以預見,在國家發展大局中,香港的角色定位只會越來越重要,承擔的任務只會越來越重大,甚至是獨一無二、不可替代。
短短兩年的時間,特區政府已經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解決深層次矛盾,帶領香港走出疫情,與內地和海外恢復通關,帶旺樓市交投,為香港經濟創造了更大的人氣、財氣。展望未來,香港這顆「東方明珠」,更應該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凝心聚力、奮發進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