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戰勝骨髓炎 讀醫報答社會

  圖:尹柏晴(右)希望讀醫,未來成為一名有愛心和負責任的醫生。
  圖:尹柏晴(右)希望讀醫,未來成為一名有愛心和負責任的醫生。

  DSE備考過程也是對學生精神的淬煉,聚光燈應照耀在每位勇於面對挑戰、戰勝困難的考生身上。保良局董玉娣中學的尹柏晴同學在高中階段曾因骨髓炎而需入院動手術,甚至徘徊在「生死邊緣」,但她困境中不言棄,堅持溫習、如期應考DSE,拿到了五科「5*」及一科「4」的成績。她在住院期間被醫護人員的愛心打動,希望報讀香港中文大學的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未來成為一名有愛心、負責任的醫生。

  中三升上中四的暑假,尹柏晴曾一度感到頭暈、發燒燒到40度,甚至肢體疼痛得不能走路,但卻找不出病因,住院後情況無改善。當時體內細菌指數超標多倍,醫生已判斷她面臨生命危險。儘管如此,她沒有想過放棄──媽媽在手術前握着她的手跟她說「加油」、醫生們為她找病因及治療所付出的努力,她都記在心裏,將其化作自己的力量。

  被醫護人員愛心打動

  這段住院經歷,在尹柏晴心中種下讀醫科的種子。她回憶道,醫生在給她手術麻醉前會跟她聊天,告訴她不用怕,問她「你修讀哪科呀」,為她介紹各項手術儀器,幫助她緩解緊張。她從此下定決心,未來如能入讀醫學課程,畢業後要到公立醫院成為有愛心、負責任的醫生:除了醫治病人的病,亦照顧好他們的情緒。

  在手術之後返校的初期,尹柏晴仍有頭暈等症狀,影響學習,所幸學校老師會在下課後為她補課。在師生的幫助及自己努力耕耘下,她逐漸追上進度,最終考取好成績,直言「好感恩」。

  「最大困難是克服心理障礙,在考DSE之前我都很擔心病情會再復發。」尹柏晴說道。為此,她會通過聽音樂、參加學校的耕田活動等放鬆身心。在與大家分享感受時,她感到自己的壓力得到緩解,「大家都面對同樣困難,互相鼓勵、一起進步,是終生難忘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