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微篇/揭穿拜登政府所謂「志同道合」的虛偽\周八駿

  拜登政府繼承了特朗普政府全面遏制中國的戰略,在策略上做了重要調整,把特朗普「退群貶友」調整為「復群聯友」。拜登入主白宮第一天,就宣布美國重新加入被特朗普退出的《巴黎協定》和世界衞生組織。更重要的是,被特朗普疏遠的歐盟和北約盟國,拜登在其主政後明顯改善關係。與盟國和友邦協調行動,以對付美國的全球戰略對手,尤其對付最主要對手中國,是拜登政府的新政。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承認,之所以必須團結盟友,是因為美國不再有能力單獨解決全球重大問題,尤其遏制中國。

  於是,3年半來,拜登政府反覆念叨一個詞「like-minded」(志同道合),口口聲聲宣揚共同價值觀。

  但事實是,價值觀不能取代經濟利益和政治利益。拜登政府制定和實施《通脹削減法案》與《芯片和科學法案》,是以犧牲盟友利益來滿足美國慾望。就地緣政治而言,大西洋兩岸在俄烏衝突上利害一致,所以,歐洲盟友即使不得不買美國的貴能源,也都團結在美國周圍;但是,在巴以新一輪衝突及其演變為打打停停的第六次中東戰爭上,除英國同美國保持一致,其他盟友不同程度與美國拉開了距離。

  在亞太地區,所謂「志同道合」更形成不了遏制中國的統一戰線。

  2024年6月12日,美國常務副國務卿坎貝爾與美國智庫史汀生中心主席兼行政總裁布萊恩·芬利進行以「印太與世界」為主題的對話。值得注意的是,布萊恩·芬利在開場白中提出關於「安全亞洲」與「經濟亞洲」的命題。其含意是,亞洲的安全與亞洲的經濟不能割裂,中國與亞洲經濟已密不可分。

  拜登政府試圖打造「印太經濟框架」(IPEF)來孤立中國。但事實是,進入成員國協調貿易領域共同立場談判,IPEF便裹足不前。印度甚至選擇「暫時退出」貿易領域的談判。重要原因之一便是,中國是亞太地區絕大多數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

  即使歐洲國家也不能不重視他們同中國的經濟關係。

  2024年6月25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商界等多個領域的反對聲中,英國愛丁堡市議會擱置了一項與中國台灣地區的高雄締結所謂「友好城市」的計劃。愛丁堡市議會一直考慮與高雄發展更密切關係,擬與高雄簽署建立「友好城市」的協議,將協議提交給了愛丁堡大學、商會、機場和其他旅遊相關團體等重要機構徵求意見。這些機構表示擔憂,如不考慮中方態度而與高雄簽訂協議,則將在對華貿易、吸引中國遊客和留學生等方面產生不利愛丁堡的後果。

  中國是蘇格蘭第五大國際訪客來源地。2021-2022學年,約15萬名在英國的中國留學生中,約2.1萬人在蘇格蘭學習,其中格拉斯哥大學約有9000人、愛丁堡大學約有6850人。愛丁堡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改變了大學附近的城市風貌,新的餐館和超市不斷湧現,以滿足不斷增長的亞洲人口的需求。

  愛丁堡市議會議長卡米·戴伊稱,「在聽取了商界和其他合作夥伴的意見後,我們決定在推進這項協議之前需要進行更多討論。」

  目前,歐盟委員會正在就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進口關稅聽取成員國意見。德國三大汽車巨頭——福士、寶馬和平治皆表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提議中歐雙方向對方的汽車徵收同等進口關稅,以代替歐盟向中國電動汽車加徵進口關稅。歐盟委員會拒絕了朔爾茨的建議,卻與中方談判謀求妥協方案。

  為什麼美國鼓吹所謂「志同道合」而貌似清高?為什麼中國主張經濟與政治既聯繫又區別,經濟層面的矛盾不應過度政治化?因為,中國倡導和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美國卻執迷於叢林法則。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指,不同政治制度、社會制度、意識形態的國家,無論大小,在地球這一共同家園,相互平等,和平共處,取長補短,共同發展,塑造地球成為人類不同文明美美與共的大花園。

  美國迷信「弱肉強食」——不能坐在餐桌上,就會被編入餐單。其所謂「志同道合」,便是與盟友一起坐上餐桌。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