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西九獲有條件批准賣樓紓財困

  左圖:西九管理局成立16年,特區政府投入超過450億元,西九文化區內多項設施先後落成。右圖:為解決西九管理局財困問題,特區政府允許西九原規定只可出租的住宅項目改為出售。
  左圖:西九管理局成立16年,特區政府投入超過450億元,西九文化區內多項設施先後落成。右圖:為解決西九管理局財困問題,特區政府允許西九原規定只可出租的住宅項目改為出售。

  西九文化區陷入財困,或將於明年6月面臨資金鏈斷裂。政府昨日宣布,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有條件同意放寬西九財務安排,允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把17萬平方米住宅部分由「出租」變「出售」,並保留全部收益,以解決財務問題,估計可以應付未來十年的營運開支。地產業界估算相關項目地價約值150億元。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西九文化區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出售住宅只是其中一個收入來源,希望西九未來開拓更多收入模式。\大公報記者 顏琨

  西九管理局去年向政府提交改善財政方案,政府昨日宣布批准有條件放寬「加強財務安排」,解除西九第二區住宅發展項目「只能以建造、營運及移交」(BOT)模式發展的限制,允許出售該區的住宅發展項目,讓西九在毋須政府直接撥款的前提下獲得充足的現金流,應付未來約10年的營運及預計資本開支需要。

  在「放寬方案」下,管理局須符合四個條件,包括設獨立指定銀行賬戶存放相關收益,以便監察;嚴格遵守政府制定的財務紀律關鍵績效指標,包括每三年的營運赤字上限及員工成本佔總營運開支比例上限;證明新建議的成本預算合理,並就項目的年度現金流及預算成本訂立關鍵績效指標;每項住宅項目的招標時間表要得到發展局同意,亦要諮詢當局底價釐定機制及標書。

  最終須落實自負盈虧承諾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表示,新方案預計可給予西九管理局足夠資金營運約十年,為西九營運提供經濟條件,解決資金流問題。他強調,西九管理局必須善用土地資源,把握時間,充分利用累積的經驗、專長和資產,制訂和實施措施以創造收入和達至商業化,同時嚴控經營成本,最終落實以自負盈虧方式營運西九文化區的承諾。文體旅局會根據關鍵績效指標,密切監察西九管理局的財務狀況和表現,雙方會合作找出可行措施,以解決管理局的長期財務挑戰。

  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表示,放寬限制是目前最好的方法,在不需增加庫房財務負擔下,解決資金鏈問題,繼續實現鞏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策略性地位的願景。放寬涉及的住宅樓面,將參照港鐵上蓋發展模式出售業權,招標前尋求發展局意見。但平整土地需時,他預計最快兩年後才可賣地,希望香港經濟環境改善,否則西九將面臨很大困難。

  西九管理局署理行政總裁顏金施表示,建築成本顯著上升、綜合地庫設計概念複雜、高鐵施工範圍延遲移交西九等,導致西九的商業發展收入嚴重延遲。「BOT」模式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存在極大挑戰,「發展商對只能以出租方式獲取住宅項目收入的模式,接受程度有限,管理局亦面臨收入分攤期長達40多年,而銷售住宅項目收入分成期可縮短至幾年時間。」

  西九管理局:盡力開源節流

  顏金施稱,西九管理局正努力節流,在2022/23年度,每個部門削減約三成半預算開支,同時積極開拓籌款,增加商業租賃收入。顏預告將推出有力措施,例如開拓新旅遊產品,提高表演藝術場地的成本收回率,輸出原創內容等措施,增加收入及推動商業化。

  顏金施認為,西九長期收益或來源於酒店等業務的盈利,「目前應盡快完成招標項目,未來仍需看市場的變化。至於營運策略,會考慮調整博物館的票價,但這需要考慮市民、遊客等,需要再研究,並不會僅因為營運問題而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