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論壇/「蘿蔔快跑」爆火 的士無人駕駛時代來了?

  圖:一輛通體白色的無人駕駛汽車品牌「蘿蔔快跑」在武漢天河機場高速公路上行駛。
  圖:一輛通體白色的無人駕駛汽車品牌「蘿蔔快跑」在武漢天河機場高速公路上行駛。

  乘客通過手機APP下單後,Robotaxi(無人駕駛出租車)自動前往指定地點接駕,無需任何駕駛操作,車輛即根據預設路線和實時路況,自動等候紅燈、避讓行人、安全跟車……近日,百度旗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台「蘿蔔快跑」在武漢「每10公里只要3塊9」、訂單量漲瘋的新聞衝上熱搜。超低的價格和新奇的體驗,是否意味一個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無人駕駛出行新時代正向我們走來?「蘿蔔快跑」這樣的Robotaxi是未來能取代老司機的智駕高手,還是徒有AI噱頭的「苕蘿蔔」(武漢方言中傻笨的意思)?面對無人駕駛,我們究竟該「怕」還是「盼」?\大公報記者 張帥

  正方觀點

  新出行模式 一試無妨

  觀點 1 選擇多了 出行更方便

  網友毛毛:

  •工作勞累一天,下班了乘坐無人駕駛出租車,自己不用再消耗精力開車,坐在安靜的車裏,也可以趁此休息調整一下。

  武漢市民劉爽:

  •我算是無人駕駛出租車的常客了,最近一個月裏,為了送孩子上下補習班體驗了近十次「蘿蔔快跑」,如果用折券,甚至比出租車還優惠。

  自由職業者鄭小姐:

  •有車有駕照,但不愛開車。在公共交通和出租車、網約車之外,無人駕駛提供了新的出行選擇。

  觀點 2 技術理性 出行更安全

  IT從業者聶先生:

  •我的眼睛有一些散光,每次開車進隧道或者遇到暴雨天氣真是折磨,有了自動駕駛,通過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系統自動進行路測,開車就沒有那麼累了。

  網友杜杜:

  •人出錯的概率要大過技術系統,畢竟系統不會和人吵架,也不會喝酒,更不會有路怒症,完全不用擔心司機的情緒和態度。

  武漢夏先生:

  •上了車,「蘿蔔快跑」會提示乘客繫安全帶,如果不繫的話車輛就無法出發。觀察了幾次,自動駕駛汽車不會闖紅燈,也不會搶車道,在路上很遵守交通規則。

  觀點 3 未來已來 綠色低碳出行

  汽車測試員小江:

  •無人駕駛在北京、武漢等多地早已不是新鮮事,看着自主轉動的方向盤,會產生魔幻現實的衝擊感。

  證券分析員李先生:

  •隨着人工智能、5G通信、大數據等新技術快速發展,自動駕駛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加快應用,商業示範運營快速迭代,內地已有幾十個城市發布了自動駕駛測試地方政策,自動駕駛甚至已成為一些城市的新名片。

  百度副總裁王雲鵬:

  •無人車服務將以低於市場價格的優惠運行,未來有望普及至所有百度地圖覆蓋區域,其乘坐體驗可與豪華車型相媲美。我們做無人車的初衷,不是為了和出租網約車去搶生意,而是為了給老百姓提供舒適綠色低碳出行方式。

  反方觀點

  新技術出爐 尚待驗證

  觀點 1 尚待完善 未可完全放手

  自媒體王女士:

  •這幾天看到一個網上視頻,綠燈亮起啟動之際,一輛無人駕駛出租車在武漢街頭與一名闖紅燈人員相撞,事故造成了車輛在道路上擁堵。目前來看,覺得無人駕駛還做不到絕對智能和安全。

  乘客李萌:

  •跟車時,無人駕駛車會保持一定安全距離,但遇到前方或側方出現車輛、行人等時會突然減速,甚至急煞車,這會讓乘客產生眩暈感,相關的技術還待完善提升。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副教授劉知遠:

  •無人駕駛這種通用人工智能發展目前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距離人工智能技術的普惠應用,仍需長期持續探索與投入。

  觀點 2 競爭加劇 需未雨綢繆

  出租車司機羅師傅:

  •每10公里只要3塊9毛,「蘿蔔快跑」超低價,出租車司機以後會更難做。

  網約車馬先生:

  •網約車多是電動車,每公里成本比傳統出租車少,現在無人駕駛出租車比電動網約車的成本還要低,無人駕駛車「價格更低+全年無休」,網約車司機確實需要提前做好準備。

  360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周鴻禕:

  •無人駕駛出租車確實可以降低運營成本,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但是人工智能技術也會導致一些社會問題。

  觀點 3 智能化突破 仍需大量投資

  私募基金管理人王先生:

  •目前無人駕駛隨機應變的「學習能力」還不強,其融合了傳感器、通信、導航定位、智能控制等多門前沿學科,要想實現更加智能化的突破,還需要持續投入研發。

  出行市場研究人員何先生:

  •無人駕駛目前的價格優勢還是資本在背後進行補貼,像十年前網約車剛進入市場一樣,預計無人駕駛實現大規模商業化落地還要燒錢,何時實現營利有待長期觀察。

  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

  •Robotaxi的能力要求還要明顯高於現在的L4級「高度自動駕駛」。現在能力、法規、商業閉環都還沒有達到,還有很多賬沒有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