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發揮橋樑功能 增強內地與東盟經貿
為協助港商拓東盟市場,行政長官李家超於本月率團出訪老撾、柬埔寨及越南等東盟三國。香港貿發局研究總監范婉兒表示,老撾經濟正緩慢恢復,加上中老鐵路開通促進其鐵路運輸轉運角色,而且柬埔寨經濟增長較快,預料大力推動電子機械、藥物醫療、高科技、能源、綠色等相關行業發展,至於越南則在可再生能源設備方面有需求,需要大量資金,而香港在很多方面都能滿足三國需要,存在很大商機。\大公報記者 李 信
根據該局調查顯示,近九成受訪內地企業冀走出去,當中逾六成期望透過香港平台或選用香港專業服務,以配合企業拓展國際業務。因此,有信心未來可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使用香港金融服務進軍東盟市場。
已有約90東盟企在港上市
范婉兒表示,過去新加坡、日本及韓國等經濟體,都是東盟的主要投資來源地,但近年內地及香港的企業明顯加大對東盟的投資,形容現時是內地投資東盟市場的「蜜月期」,有信心香港未來會有更多空間,為兩地貿易提供稅務安排、風險管理等服務。據該局與建銀國際早前調查顯示,隨着越來越多東盟公司有意到海外上市,香港作為享譽全球的國際金融中心,已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熱門地點。據悉,香港是目前最受東盟企業歡迎的海外上市地,已有約90間東盟企業在港上市。
除香港外,美國和新加坡也是東盟公司到海外上市的熱門地點。就這兩地而言,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是東盟較大規模公司的首選上市地,尤以大型科技公司為然,而新加坡交易所則對地理位置較近的馬來西亞之公司較有吸引力。總體而言,與東盟以外的證券市場相比,香港對東盟公司最具吸引力,選擇來港上市的東盟公司不但數量最多,涉及的行業和規模也多種多樣。
另外,談及老撾、柬埔寨及越南三國的優勢。該局指出,越南是東盟第四大經濟體,經濟增長速度也是名列前茅,加上社會穩定且擁有龐大的年輕人口,一直是港商和大灣區企業拓展海外生產線的熱門地點,情況在近年的「中國+1」策略推動下更為明顯。2023年,越南是香港的第七大貿易夥伴、第五大出口目的地和第八大進口來源地,雙邊貿易額高達315億美元,是2013年的2.5倍。
港商投資宜聚焦高增值產業
柬埔寨方面,力爭2030年達到中高收入水準,故柬埔寨制定了五年發展策略,以加強服裝、鞋類和旅遊用品等關鍵製造業的附加價值和競爭力。「老撾、柬埔寨她們明確表明,要離開最不發達國家的情況。這代表什麼?需要將產業鏈、產品增值,這些不論在產品設計或者市場推廣,很多也是香港做得非常好、很有優勢的地方。」她又說地緣政治加上全球邁向減碳目標,企業需要重整供應鏈,香港可作為平台為東盟企業提供稅務安排或者風險管理等專業服務,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許多廠家需在東盟另設新廠,而老撾、柬埔寨及越南政局相對穩定,成為考慮的對象,而且近年已有很多廠落戶柬埔寨及越南,令當地勞動力供應開始緊張,若現時才決定在當地設廠,或已過最佳時機,必須發展具增值的產品,才能在當地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