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特朗普若回朝 通脹料更嚴重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經常提醒選民,總統拜登導致美國出現40年來最高的通脹,但《華爾街日報》訪問許多經濟學者,均認為特朗普計劃提高關稅及打擊非法移民,會導致物價上漲,引發通脹的影響比拜登任內更嚴重。

  《華爾街日報》本月5日至9日進行的訪問,收到來自商界、金融業和學術界共68名專業預測人士的回應。56%受訪者表示,預計一旦特朗普再次上台,通脹率將高於拜登,16%的人持相反意見,其他人則未見實質差異。

  拜登面臨黨內漸增的逼宮壓力,但經濟學者對通脹和利率的看法,主要基於特朗普政策的偏好驅使,尤其是貿易和移民。即使民主黨換人參選,相關評估的變化也不會太大。特朗普提議對進口產品全面徵收10%關稅,並對中國產品徵收60%以上的關稅。此外,特朗普矢言落實史上最大規模的非法移民遣返行動,可能影響部分產業的勞動力。

  經濟展望集團首席全球經濟學者鮑莫爾表示,「我認為特朗普回朝,通脹確實有再次加速的風險,這可能會導致美聯儲將利率定得比通脹下行還高的情況。」納羅夫經濟顧問公司首席經濟學者納羅夫認為,拜登任內的通脹率很高,但特朗普再次上台,赤字和利率會更高。

  拜登2021年1月就任以來,受到聯邦政府推動開支大增,消費者物價上漲19%,其中部分支出是在特朗普任內頒布的。商品和勞動力短缺,加上新冠疫情後的供應鏈中斷,使特朗普的4年任內物價上漲7.8%。

  美國勞工部7月11日公布的報告指出,以消費者物價指數衡量的年通脹率,從5月的3.3%降至6月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