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招人才/公營醫療放寬門檻 內地培訓來港出路多
香港公營醫療系統人手短缺成常態,本地每年培養的醫護及醫療輔助人員名額有限,就此,特區政府近年透過多次修例方式,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醫生、護士和牙醫等醫護人員。有意見認為此舉或鼓勵更多香港學生赴內地升讀醫科專業。
現時參與2024/25學年內地高校招收香港中學文憑考試學生計劃的3000個專業中,有292個屬於「醫學」門類,當中主要包括「臨床醫學類」(49個)、「藥學類」(48個)、「醫學技術類」(44個)、「中醫學類」(38個)等11個「專業類」。
自2022年4月29日起,特區政府根據《醫生註冊條例》前後公布五個批次涵蓋128項獲特別註冊委員會(註委會)承認醫學資格的名單,當中來自中國內地院校的共有17項,分別來自清華、復旦、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8所高等院校。
增途徑讓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執業
立法會7月三讀通過《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增設新途徑容許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執業,鼓勵推動更多香港學生赴內地修讀口腔醫學。「口腔醫學類」方面,現時有22個專業參與招生計劃。去年共有13個專業,取錄60名香港考生(復旦大學未有公布具體取錄人數)。暨南大學和中山大學取錄最多香港考生,分別為26人及11人。
49個「臨床醫學類」專業中,26個專業在2023/24學年共取錄超過99名考生(復旦大學、清華大學、暨南大學國際學院未有公布取錄人數)。當中中山大學院和中山醫學院各有10人,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英語班也有10人,浙江大學醫學院有3人獲取錄。大公報實習記者 汪澤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