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中國科研實力強 晉身高等科技國家\凌 昆
筆者之前兩篇文章指出中國科技迅猛發展,已有很好的0-1原創能力,應用性研發更是中國強項,投入於早幾年已是世界第一(按OECD報告),加上申請專利之多及出口結構提升等,均顯示在這方面具有優勢。有人指中國在應用科研的1到10指標中居於4到7位置並不恰當,實際上更像6到9。因此中國已跨過「中等科技陷阱」已無可置疑,從而進入了「高等科技水平」國家行列。
就此的最新證明是嫦娥六探月工程成功,讓中國繼成為首個登陸月背國後,又成了首個由月背採樣返回國。近期西方評論已出現中國正成為科技大國甚至超級大國的說法。6月中出版的《經濟學人》雜誌有專文介紹中國科研實力大增的情況,並引述一些論據作為證明。例如中國在物理、化學及地球科學等領域領先,在普通生物學及醫療等方面仍落後於西方,有短板但亦急起直追。又如「自然指數」機構公布的全球科研機構排名,前十大中國佔七。高質量論文數目2013年美國為中國4倍,到2022年中國開始超美,佔比居世界第一。又按荷蘭萊頓大學的調查,世界十大科研成果產出機構中國佔六。
生成式AI專利數為美國6倍
此外,據德國報告,2022年中國申請專利數量佔全球近半,約相當於歐美日的總和。中國申請內容最多涉及電腦、電機等方面,又漸向生物及醫藥技術等方面伸展。更令人驚訝是據聯合國報告,在2014到2023年間生成式AI的中國申請專利為美國的6倍,申請較多單位包括騰訊、阿里及字節跳動等。專利申請反映中國在應用科研上的成就,另一個反映是高端產業的產值比較。美國智庫「信息、科技及創新基金」的報告指出,早於2020年中國在十大戰略產業中領先的佔七項,包括電腦電子、機械儀表、化工及冶金等,而美國佔先只有三項,乃藥物、信息服務及飛機等。中國在十大產業的產值居世界第一,佔GDP比例達47%,遠高於美國的13%。中國「新三件」出口的強勢,反映在這些領域的技術及產能領先。
以上均清楚顯示中國的高等科技水平能力,水平高覆蓋面也較廣,涵蓋許多新興、前沿領域。中國計劃到2035年建成科技強國,事實是目前中國已是科技強國。「強」是相對的,現時一些西方評論已指出主要是中美在科技競賽,而歐洲落後了,且看能否追上去。對此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表示認同,並指歐洲特別是法國要追上去。其實德國前總理默克爾,幾年前最後一次訪華在去了深圳後,便有類似想法,回去後立即成立30億歐元基金以振興創科。在此情況下,能說中國不是科技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