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港聲】中法建交六十周年 北京與巴黎城市中軸線

◆北京古地圖
◆北京古地圖

◆巴黎古地圖
◆巴黎古地圖

  事件恒常,物件無常。此刻,我正在「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從北京巴黎歷史看發展」歷史文化展的現場,欣賞着明北京城復原圖(1564-1644年) 及巴黎市鳥瞰大地圖(1618年),對比着兩個城市的中軸線布局及規劃。

  天壇和羅浮宮(內地翻譯:盧浮宮)是北京與巴黎的重要地標物,分別坐落在兩個城市的中軸線上。我看着展覽裏1875年的天壇公園歷史圖片及1856年的羅浮宮歷史圖片,文案簡介顯示,天壇建於明永樂18年(1420年),是明清皇帝祭天和祈禱五穀豐收的地方,1918年開闢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是世界文化遺產。而羅浮宮於1856年建成,當年展示了60個重要歷史人物的雕像,包括興建羅浮宮的歷代著名建築師。

  從去年帶香港大學生調研北京中軸線後,我開始特別關注不同城市的中軸線。北京中軸線和巴黎中軸線都是各自城市的重要文化和歷史象徵。北京中軸線是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傑作,展現了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它體現了中國古代的宇宙觀、審美觀和禮儀制度,是北京城市的靈魂和脊樑所在。巴黎中軸線則是法國城市規劃的典範,體現了法國的美學理念和城市規劃思想,是巴黎城市風貌的重要組成部分。

  北京中軸線的建築風格以中國傳統建築為主,體現了中國古代宮廷建築的宏偉壯麗和精緻細膩。從南至北依次通過永定門、正陽門、故宮、景山及鐘鼓樓等重要節點,每一處都是中國古代建築技藝和藝術的精華。相比之下,巴黎中軸線則以塞納河為軸線,通過香榭麗舍大街、協和廣場及羅浮宮等重要節點展現法國的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北京中軸線是在明清時期經過精心規劃和建設而成的,體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的嚴謹性和統一性。它的形成和發展經歷了多個朝代,但始終保持了基本的一致性和連續性。巴黎中軸線則是經過幾個世紀的演變和改建逐漸形成的,這個過程中既有原有的建築群保留下來,也有新的建築不斷加入,使得巴黎中軸線呈現出一種開放性和包容性。

  北京中軸線不僅是一條城市的主要交通線路,更是一條充滿政治和文化象徵意義的道路。它是皇家權力的象徵,也是城市空間秩序的核心。巴黎中軸線則更多地體現了交通和商業功能,它的形成和發展與城市的擴張和商業活動密切相關。

  隨着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北京中軸線面臨着諸多挑戰。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和傳承這寶貴的文化遺產,包括加強文物保護、推動公眾參與及堅持文化多樣性等。巴黎中軸線同樣在現代化進程中得到了保護和更新,成為了巴黎城市風貌的獨特標誌之一。

  北京中軸線和巴黎中軸線雖然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它們都是各自城市的文化瑰寶,代表了東西方不同的文明和智慧。它們的存在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文化的傳承,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代城市規劃和城市發展的寶貴資料。

  中國文化以六十年為一個甲子,代表着舊周期的結束和新周期的開始。這次展覽亦展出了明代嘉靖丁亥年(1527年)重刻昌州版之罕有版本《易》拓碑圖。中國六經圖碑(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最早由宋代楊甲先生撰文並於昌州刻碑。法國傳教士白晉曾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深入研究易經及數學二進制,經過白晉和萊布尼茲的多番往來及討論,深受中國易經的啟發。中國易經對於二進制以及日後的計算機技術有一定啟發,亦對今後的科技發展甚有貢獻。

  展覽開幕前幾天,我有幸和展品的收藏家譚兆璋教授見面細聊,向他請教收藏古地圖的故事,如何用地圖眼睛看世界,也一起探討以古地圖為IP在AI和文創方面的開發。 同時,也交流了我最近在閱讀的書籍《光從中華來》,關於東學西漸的相關歷史,把東西文化交流的歷史拼圖一步步拼齊。

  展覽展出超過80件展品,包括北京和巴黎的古地圖和捲軸圖、法國歷史圖片和拿破崙四世古典八音盒。展覽由民建聯及譚兆璋教授主辦,香港特區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外交部駐港副特派員潘雲東、法國駐香港和澳門總領事杜麗緹(Christile DRULHE)及現場200位嘉賓出席。

  下期繼續分享在北京實習的香港大學生實況。

  ◆作者/圖片:文旅部 香港青年中華文化傳播大使梁家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