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本港牙醫服務尚需持續優化


  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牙醫註冊修訂條例,明年起本地牙科畢業生需要實習一年才可註冊執業;條例草案亦容許以有限度或特別註冊途徑,引入合資格非本地培訓牙醫來港執業。此舉明顯能有效提升本港整體公營牙醫服務資源質素,紓緩基層市民看牙醫難的困擾,因而在立法會獲得跨界別議員支持。期待政府繼續積極聆聽各方意見,結合大灣區一體化的大趨勢,不斷整合優化完善牙科醫療資源,滿足基層市民的實際需求。

  現行《牙醫註冊條例》已有逾60年歷史,當中不少傾向保護本地牙醫的條文已不合時宜,嚴重脫離本港實際情況。早前審計署發表報告指出,11間政府牙科診所的派籌數目,由2014/15年度的每年約40,000個,減少至2018/19至2022/23年度的每年20,000多個,反映本港牙醫服務嚴重不足,基層市民要長期忍受「輪街症」,不少人被迫冒着日曬雨淋、通宵達旦輪候牙科派籌。

  此次修例,非本地培訓牙醫要循兩個新途徑來港執業的門檻其實很高,包括必須在衞生署或醫管局等指定機構工作滿五年,並獲受僱機構滿意其表現,執業要求明顯高出本地牙科畢業生一大截。因而有意見認為,有關規定很難吸引海外留學的本港牙科生回流。在昨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有議員明確表示擔心條件未夠吸引,建議政府考慮進一步增加來港誘因。

  事實上,本港公立醫院過往亦曾出現「醫生荒」,政府於2021年底通過修例,放寬非本地培訓醫生在港執業規定,允許持認可醫學資格的非本地培訓醫生,申請特別註冊途徑來港工作。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早前預料,至今年底有約200名非本地培訓醫生加入醫管局。可見放寬海外醫生來港執業,可以較快紓緩人手壓力,相關經驗值得推廣至牙醫領域。

  隨着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日益成熟,港人可以享受的醫療服務不再局限於本港,現時已有不少港人自費北上睇牙。政府今年2月公布將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當中就包括兩間牙醫機構。政府應該加快與內地協商,擴大長者醫療券在內地的適用範圍,從而讓本港患者有更多的選擇,更能立竿見影地減輕本地公營醫療機構牙醫不足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