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絮紛飛/敬畏高海拔\小 冰
根據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高於海平面一千五百米至三千五百米是高海拔,三千五百米至五千五百米是超高海拔,五千五百米以上是極高海拔。從高原回來,朋友們給我豎大拇指,誇我勇敢,膽子大,不怕高原症。那張在海拔五千一百三十米的東達山留影,着實令他們羨慕。
「把準備工作做好,你們也可以。」我說。
「很想去,但是不敢。高原症可以預防不?」阿珍問,阿雄看看我,殷切地期待答案。生活在零海拔的香港人,對西藏充滿嚮往,對雪域高原心懷敬仰。然而,恐懼掛在臉上,對高海拔望而生畏。
生活在氧氣充沛的香港,人的海拔適應高度最多二千來米;不像生活在一千五百米海拔的西昌人,去到二千五百米的地方無所謂;也不像生活在二千六百米海拔的麗江人,上到三千米不在話下。
「高原症因人而異。你得慢慢地上,怎樣上也很重要。」我告訴阿珍。
「怎樣上?」阿雄抓住了重點。
「駕車或者乘車去。走三角形的斜邊,把斜邊拉長,避免直上,無形中弱化高度。慢慢走慢慢玩,慢慢升高慢慢適應,不給高原症表現的機會。阿彬和美美為來自零海拔地區的人自製的路線,你們參考一下:先在所謂高海拔的西昌玩兩天,在麗江再玩兩天;接着才進軍三千米以上真正的高海拔。」
「別指望自己能像麗江人那樣,可以從容地面對三千多米。在拉薩路過西藏師範學院的運動場時,看見好多人在打球跑步,狀態極好,我們肯定不敢冒那個險。」
「我們肯定也不敢。」
「那個五千一百三十米,我人生的最高點,它對於一個攀登珠峰的歸來者,不過就是大本營的高度、是安全的港灣,而對於另一些人,則是不可逾越。來自不同海拔的人,對高度的敏銳度不盡相同。」我這樣說,他們極力贊同。
「一山更比一山高,彼藍天白雲,非此藍天白雲;雪山從仰視到平視,從平視到俯視,壯美的萬千氣象在青藏高原上有層次地展開,讓人不能自拔。慢慢地,國道三一八那幾個『非常高』埡口,在不知不覺中迎來送走;過了山口,就盡享人生成功的喜悅。等你到了三千六百米的拉薩,海拔大巫見小巫,什麼頭痛、噁心、氣喘的事,忘了。」去過了,我侃侃而談。
聽着聽着,阿娟動了真情,恨不得明天動身:「出發前我們要精心準備,把路線、住宿、天氣、要踩的點都裝進心裏;還要買點西洋參和丹參片,前者泡水天天喝,後者隨身放在包裏以備應急。」興致上來了,他們開始數算動身時間,因為無限風光在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