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觀察/探南島語族之源 識兩岸深厚淵源

  圖:學子們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歷史。\大公報實習記者黎鴻業攝
  圖:學子們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歷史。\大公報實習記者黎鴻業攝

  說到南島語族,可能很多人並不熟悉。南島語族是世界上分布廣泛的海洋族群,在7500年至3000年前,他們就已征服海洋向眾多島嶼遷徙擴散,現今人口約2.7億,分布範圍極廣。最新的研究趨向於認為其祖先起源於中國東南沿海。6日,「2024范長江行動福建行」的香港傳媒學子走進福建省平潭綜合實驗區的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據基地的講解員楊詩璟介紹,這裏的考古發現不僅為「平潭很可能是南島語族早期海上遷徙的關鍵起點」的觀點提供了佐證,還揭示了台灣與大陸之間深厚的歷史聯繫。

  「福建平潭殼丘頭遺址群」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的實證。楊詩璟表示,福建與台灣是南島語族的重要分布區域。考古專家們發現,平潭與台灣兩島在文化遺址上展現出驚人的相似性。台灣將其稱為大坌坑文化,而平潭的則以殼丘頭文化命名。「這一發現無疑是台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最真實歷史見證。」楊詩璟表示,目前,考古學家們正致力於尋找更多確鑿的證據,以進一步證實平潭不僅是法屬波利尼西亞南島語族海上遷徙的重要起點,更是閩台史前文化的重要發源地。

  「大家猜,這枚石器的功能是什麼?」走訪過程中,一枚梯形石錛引起了採訪團的注意。楊詩璟介紹,這種形似現代斧頭的單面開刃工具,其設計很可能與獨木舟的製作相關,這是早期人類跨越大洋遷徙的重要實物證據。「現在南島語族的一些國家仍在使用石錛。在一次南太平洋交流中,一位先生看到石錛非常興奮,他發現自己的爺爺使用的就是它。」\大公報實習記者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