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質生產力推動香港升級轉型

  陳克勤 立法會議員

  全港首個「新質生產力展館」7月8日在生產力大樓開幕,展示香港在創新技術和新型工業化方面的優勢,以及所產生的新質生產力。適逢國家即將召開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這一重要會議相信會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重要議題。香港應堅定目標,充分意識到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亦是香港實現由治及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必然路徑。

  過去40年,國家通過改革開放實現舉世矚目的經濟飛躍。2023年,中國GDP達約17.89萬億美元,較1980年增長90倍。惟隨着經濟和人口規模的擴張,到2021年中國能源消耗已佔全球能源消耗的26.5%,是全球能源消耗最多的國家。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現時主要使用的能源,均為非可再生能源,儲量有限,持續增加消耗明顯不可行。故此,國家早於十多年前,便部署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這不僅是為兌現中國對全球氣候減排的承諾,亦是預見了非可再生能源可能成為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關鍵瓶頸。這亦揭示了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戰略部署,是我國經濟發展到現階段,力求實現更大發展目標的必經之路。

  結合既有優勢升級發展

  人工智能相關產業的發展為全球能源帶來巨大變化。數據指出,全球最受歡迎人工智能機器人ChatGPT,每日耗電量高達50萬度,相當於美國一般家庭用電量的17,000倍。隨着人工智能算力的不斷提升,背後伴隨的是更加巨大的電力等能源消耗。可再生能源的更廣泛應用,為國家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從國家新能源產業的部署發展,可以見到中央對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及先見之明,也對香港有着重要的啟示作用。香港可從構建相關產業以及發展相關生產性服務業兩方面入手,結合香港的各項獨特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為經濟提供新動力。

  第一,着手構建香港新能源產業。國家在新能源領域經過十餘年發展,在光伏、能源電池、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走到世界領先的第一梯隊。可再生能源將是確保國家向前發展的重要保障。故此,在氫能、核能等新能源前沿領域,香港應充分發揮學研方面的優勢,為關鍵技術的突破發揮力量。內地新能源企業在本土市場取得成功後,對向外拓展市場有着強烈的意願。香港可以透過新能源產業在港發展所起到的示範作用,助力國家先進的新能源技術出口海外。此舉不僅將進一步鞏固香港自身的國際優勢,亦為香港經濟結構轉型提供新的可能,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

  第二,聚焦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香港可為新能源產業提供服務,發展升級本來已有的專業服務產業。新質生產力不僅是以科技創新驅動構建新產業,而且可以通過創新形式實現現有產業的轉型升級。香港不僅可以貢獻學研方面的優勢,助力有關產業實現關鍵技術的突破,助力國家先進技術應用走出國門,亦可透過專業服務,為新能源科研成果的轉化,為新能源企業的擴張發展提供強而有力的支持。香港蓬勃的金融市場和服務可以為企業擴張提供支持;香港在法律、會計、貿易方面的專業服務,則可為企業間的業務發展、業務往來提供服務支援,使企業自身可以專注於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發。香港專業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國際認可的「一條龍」服務,如何將相關標準和準則進一步在大灣區範圍內推廣,無疑將為香港專業服務的發揮提供更大可能。

  專業服務將迎來新機遇

  故此,香港專業服務未來可以圍繞綠色金融、ESG標準、各國技術應用準則等方向進行升級。另一方面,香港亦可盡早部署培養多元人才。未來專業服務人才不僅需要具備在金融、法律等領域的專業知識,亦須對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科技等高新科技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做好上述方面的工作,相信令香港在各個領域的專業服務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回望歷史,國家改革開放的進程為香港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轉型機遇。國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目標以新質生產力為驅動力,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香港亦將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進程中迎來新的黃金機遇,實現新一次的突破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