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北都區發展建言】城鄉共融 打造特色北都區

  孔永樂 華人學術網絡成員 簡汝謙 非遺資助計劃委員會委員

  特區政府去年底發表《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2023》,勾畫四大區域的未來發展定位。其中一個重要的領域是關於傳統鄉鎮的保育及發展。

  北部都會區有為數不少的傳統村落,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如何在發展中保存獨特的城鄉共融特色。行動綱領提及,北部都會區不只是關乎發展,其中一個特色是它擁有豐富多樣的環境,透過積極保育提升其生態價值。事實上,城市發展與傳統文化保育不一定存在衝突。以新加坡為例,1989年頒布了《新加坡規劃法》修正案,將文化遺產保育納入規劃發展並提供機構監管支持。隨後,當地民族聚居地如牛車水、小印度等地被列為保護區。1993年,新加坡國家遺產局成立,監管新加坡的遺產發展項目,並定期與教育部及學校合作,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兒童及青少年推廣關於新加坡不同文化遺產的資訊,共同維護及傳承獨特新加坡傳統價值。

  保育新界傳統文化

  在北部都會區範圍內的沙頭角、古洞、粉嶺、上水、新田、元朗、天水圍等地區,早期居民依靠耕種或養魚謀生,至今仍然有一些棄耕的農地及魚塘,並保存了許多鄉村及風俗。未來建設北部都會區時,我們要同時考慮如何保育新界傳統文化。

  特區政府可以考慮以產業導向的方式推動文化遺產和傳承價值,確保未來擁有足夠的資金持續發展。例如,蓮麻坑自然生態的吸引之處是當地人所稱的「山橙」,而紅花嶺的吊鐘花曾經是新年年花的首選。蓮麻坑客家文化的傳承,也與國家歸屬感有重大關係。至於沙頭角亦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歷史遺址,現時特區政府正籌建沙頭角抗戰文物徑,可以將歷史教育、鄉村保育及環境保護結合在一起,並構成北部都會區發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元素。要構建完善的文化生態保育區域,政府首先要改善交通基礎設施和公共區域,包括設置河邊長廊和建設停車場等,並修訂相關保育法則,避免保育傳統鄉鎮變質為單一化旅遊景點。

  特區政府可參考內地各城市的保育傳統鄉鎮經驗,如深圳甘坑客家小鎮,當地與企業合作通過民眾消費及文創IP傳承文化,引導北都區朝城鄉結合模式發展。不同村莊可透過展館、設施或文創產品等,讓民眾先認識,繼而透過深度遊、DIY工作坊、沉浸式體驗等更加深入了解新界傳統文化。當然,語言保育是最有效的傳承途徑,特區政府應參考其他地區的本地語言保育政策,讓客家話、圍頭話等曾經在香港盛行的本土語言能夠有系統地推出教學及考試制度,並學習其他地區以客家話流行曲等方式吸引年輕人接觸本土語言。

  助建民族文化身份認同

  然而,至今特區政府似乎仍欠缺相關準備。雖然特區政府為了推行非物質文化遺產資助計劃,在2018年撥款3億元,但非遺資助項目五花八門,保育新界鄉村文化的並不佔多數,也沒有專門保育新界鄉村的資助。以筆者所知,新界不少鄉村村長或代表非常渴望年輕人能夠傳承快將消失的傳統文化、語言及習俗,但申請資助未必成功或者獲資助金額有所差距,也比較難找到有心做傳承的團體協助。另一方面,新界不少村落出現日漸衰落及半荒廢的情況,政府如沒有提供詳細的保育規劃,個別村落會陸續消失,日後長大的香港新一代或失去中國傳統文化身份認同。相關部門未來制定政策時,應與村民深入交流,共同為未來的北部都會區提供務實的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