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全會料推關鍵領域改革
保駕中國式現代化 抵禦外部風險挑戰
備受矚目的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於7月15日至18日在京召開,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在三中全會召開前夕,多位專家表示,中央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根本方向是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改革將重點圍繞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這一主線展開,最終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的推動力和支撐力。專家預計,財稅、金融、要素市場、科技等關鍵領域體制機制改革有望在三中全會上進行具體部署,來增強社會發展的活力和信心。
當前,無論是全球的發展還是中國的發展,都站在了一個重要的歷史關頭,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並存。從全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向縱深發展;但與此同時,世界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局部衝突和動盪頻發,世界進入新的動盪變革期。對於中國來說,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質量發展遇到卡點和瓶頸,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及防範金融風險仍需攻堅克難,重點領域改革還有不少硬骨頭要啃,就業、教育、醫療、託育、養老、住房等民生難題待解,來自外部的打壓遏制亦有升級的風險,還需要留足政策空間應對「黑天鵝」「灰犀牛」。在此背景下,中央謀劃和部署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彰顯中國改革開放不停止的堅定決心。
為高質量發展添動能拓空間
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黃漢權近日表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將以放眼全球、擁抱世界的視野來謀劃。通過統籌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一方面,「堅決破除妨礙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着力破解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和結構性矛盾,使中國式現代化道路走得順、行得穩」;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蘊含的歷史機遇,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高應對外部挑戰和抵禦風險的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國家信息中心原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認為,要通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速中國經濟轉型,激發增長強力和空間,以及有效應對美國科技、人才、金融、產業、資源等多領域打壓。他預計三中全會將提出構建高水平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些基礎性制度改革及當下迫切推進的改革有望得到具體部署和安排。
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恒表示,三中全會有望推動一些關鍵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首當其衝是推動新一輪財稅體制改革,解決地方債務風險和當前財政運行偏緊等問題。第二個改革重點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不斷完善產權保護、市場准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等市場經濟基礎制度,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而提振企業家信心。
此外,還有可能推動收入分配、戶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提高醫療教育和養老等水平,化解居民消費率偏低的長期問題。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改革,實施股權激勵、推動產學研一體化,調動科學家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