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優化項目選擇 加快舊區重建


  市建局昨日表示上年度虧損擴大至39億元,引起外界關注。其目前營收困境固然與樓市轉向及息口高企等因素有直接關係,惟仔細分析之下,亦不難發現與未能把握市況、重建速度不夠快致令「高買低賣」問題突出有些關係。當前,市民迫切希望改善居住環境。市建局必須正視重建速度追不上公眾期望、追不上建築老化而衍生的種種隱憂,不應被短期經濟因素干擾,必須認真從過往經驗吸取教訓,增強整體意識及全局思維,積極拆牆鬆綁,優化項目選擇和管理,咬緊牙關加快重建速度不放鬆。

  本港樓市近年受疫情和加息周期影響而持續低迷,市建局項目招標不如預期,「高買低賣」致令大幅虧蝕基本已成定局。然而回望歷史,市建局於2001年5月根據《市區重建局條例》成立,肩負重建舊區使命,協助解決市民居住環境不佳、市容和城市競爭力受損等問題。過去20多年來,香港樓市於大部分時間走高,倘若市建局一向放開手腳全速推進重建,理論上大部分項目應處於「低買高賣」區間,累積之下,財務儲備理應不會出現問題。

  問題是,市建局過往實施舊區重建策略過於保守,一來未能充分把握市場上升機遇,二來部分項目決心不夠大,未能將改善市民居住空間放在首位。誠如本欄數年前已明確提出批評,推出「納米」單位表面上可以讓更多市民「上車」,卻只是將社會問題「左袋搬右袋」,而且這種小單位的樓價抗跌力極弱,難以抗逆經濟周期,市況不佳下盈利能力有限。資料顯示,目前市建局手中開發中的項目共有47個,預料未來五年現金需求驚人。

  現屆特區政府其實亦很重視以上問題,推出不少改善舉措。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去年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提升市區重建步伐和成效,並大魄力批准市建局將借貸上限增至250億元。事實上,市建局是法定機構,不應過度着眼於個別項目經濟回報的博弈,而應從香港城市競爭力大局出發,全心全意秉持初心,加快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消除舊樓石屎剝落傷人等安全隱患,讓項目推進更加緊貼市況,實現社會整體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