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對抗勢力轉地下 港國安風險仍在

【大公報訊】記者龔學鳴報道:警務處副處長(國家安全)簡啟恩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街頭暴亂或大型活動數量大減,甚至銷聲匿跡,但國安風險並非如此簡單地消失。
簡啟恩昨日出席電視節目表示,自2020年11月設立國安舉報熱線以來,截至今年6月底,共收到逾75萬宗舉報。其中,約一至兩成舉報可跟進,反映出香港市民對國家安全的重視。
目前香港面臨三大國安風險,包括美西方干預、軟對抗、本土恐怖主義。簡啟恩說,美西方仍不停地干擾香港事務,藉包括法庭審訊、警方拘捕事件等不同方式試圖圍堵國家、遏制國家發展,他們利用香港這窗口去做這些事情,從而增加香港的國安風險。至於軟對抗,相關行為轉趨地下化,不法分子被香港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震懾,而不敢明目張膽去做,但會在周邊做所謂「打擦邊球」,利用妖言惑眾,或是假新聞、假消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滲透、做軟對抗,令人潛移默化,當找對時機時,就可能煽動人們出來「搞事」。
簡啟恩強調,若市民是「純粹表達自己的意見」,那麼不論次數多寡都沒有問題;但若意圖煽動推翻政府或憎恨政府,背後有外國勢力,行為就已變質。他指出,最擔心有些人思想極端化,找對時機便去做極端恐怖主義行為,並強調這些行為並非沒有發生過,例如2021年的七一刺警案、甚至數人一起買槍、軍訓、製造炸彈,指他們目的是威逼政府,甚至罔顧市民生命,希望大規模地造成傷害。
研用閉路電視蒐集情報
簡啟恩表示,威脅仍存在,一定要警惕自己,否則很容易墮入「以為無事發生,不再居安思危」的陷阱。
至於遊行示威相關,他表示,警方多年來一直有與遊行主辦方溝通,了解示威活動的內容,以便部署,做法未曾改變。有人將警方行為妖魔化,把自己塑造為受害者,實際是別有用心,煽動更多人支持。國安處如知曉任何人有機會干犯國安法,不會坐視不理。
他又指出,警方未來會研究利用閉路電視系統蒐集情報。現時間諜活動會透過不同途徑滲透社會,國安法實施後,相關間諜活動變得更加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