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 里/澳門一日之歷史街區(下)\葉 歌

  離開鄭家大屋,又沿街前行,首先參觀了澳門三大古教堂之一的「聖老楞佐堂」。米黃色的主體建築矗立在高台上,兩側分別為時鐘樓和銅鐘樓。旁邊還有花園,種着高大的芒果樹,金黃果實已成熟。禮拜堂布局為十字形,主祭壇在前,左右分別有小祭壇。走進去,樑柱高大,吊燈華美。沒到禮拜時間,裏面靜悄悄的,一位金髮女子在左側小祭壇邊禱告。看布告,教會提供英語、葡萄牙語、越南語、普通話、粵語彌撒,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名號更響亮的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即聖保祿教堂)的前壁遺址,原來的大教堂早被幾次大火焚毀。牌坊為巴洛克建築,由花崗石建成,寬二十三米,高二十五點五米,上下五層,蔚為壯觀。不過遊客實在太多。我遠遠看了一眼,拍了幾張照片,就折向右手邊的大炮台公園。走到半山回頭再看,舞獅團在牌坊前高台上表演,鑼鼓號角喧天,遊人密密麻麻。聽說夜晚來看,燈火通明的大三巴更漂亮。

  大炮台公園就清靜多了。公園建在小山崗的平台上,圍着古城牆。這裏陳列的二十二尊大炮都是十九世紀在英國鑄造的。從牆垛往外看,澳門著名娛樂場所如葡京、巴黎人、倫敦人、威尼斯人等金碧輝煌,歷歷在目,此地視野應該不遜於澳門塔。平台上還有澳門博物館,周邊水池、綠樹環繞,有香港中文大學景觀「水天一色」的味道。

  另外還遊覽了漁人碼頭。和歷史街區不同,這裏都是仿古、仿洋建築,提供娛樂、購物場所。適逢國際美食嘉年華開幕,新搭了不少餐飲小攤。兩處風格不同,但都有存在的道理,遊客各取所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