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或現懸峙議會 影響歐洲穩定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7日舉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預計將成為第一大黨,但難以獲得絕對多數議席(289席),這意味着法國可能出現懸峙議會。投票前夕,法國社會高度緊張,內政部長達爾馬寧部署3萬名警察維持秩序,以確保「極左和極右都不會製造混亂」。無論最終結果如何,極右翼崛起已成事實,將從此改變法國的政治格局,並對歐洲經濟穩定產生深遠影響。
【大公報訊】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7日舉行,1000多名候選人角逐國民議會577個議席中的501個,其餘76個議席在6月30日首輪投票中已決出。在首輪投票中,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獲29.26%選票,加上部分與其結盟的右翼共和黨人士的選票,國民聯盟陣營總共獲得約33%選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獲28.06%選票;法國總統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聯盟「在一起」獲20.04%選票。
5日公布的幾項最新民調顯示,國民聯盟及其盟友最終將贏得170至210個議席,雖是第一大黨,但達不到代表絕對多數的289席;「新人民陣線」將贏得155至185席;「在一起」將贏得95至125席。考慮到中左翼拒絕與極右翼聯合執政,且中左翼內部也存在分歧,法國或將出現群龍無首的懸峙議會,屆時可能尋求組建由無黨派專家領導的「技術性政府」。自1958年第五共和國成立以來,法國還從未出現過這種「技術性政府」。
極右翼對年輕人吸引力增
為阻止國民聯盟掌權,超過210名晉級第二輪投票的中左翼候選人宣布退選,希望集中反極右的票源。但這種策略在一些地區可能適得其反。在法國勃艮第西北部地區,國民聯盟候選人羅伊在首輪投票中以44.5%的得票率領先,排名第三的左翼候選人決定退選,並呼籲其支持者投票給排名第二的中間派候選人維利爾斯。64歲的退休人士蒂西埃說,他第一輪投票給維利爾斯,但現在反而打算支持國民聯盟。
蒂西埃說,當地的稅務辦公室關閉,巴士服務被取消,電費高得離譜,他幾個月前不得不切斷自家供暖,「(支持極右的)原因很簡單:大家感到被馬克龍輕視了。」俄烏衝突爆發以來,法國天然氣和電費飆升,民眾生活壓力大增,馬克龍卻在電視上大談「歐洲戰略自主」等抽象概念。羅伊在拉票時表示:「我的政黨扎根於這片土地,不像我們的總統那樣試圖對全世界進行道德說教。」
民調機構發現,支持國民聯盟的年輕人也在增加。兩年前,只有12%的18至24歲選民支持該政黨,但今年首輪投票中這一數據已經翻倍。《紐約時報》指出,近年國民聯盟在瑪麗娜·勒龐的領導下逐漸改變形象,與其創始人老勒龐的反猶太主義和種族主義形象切割;該黨28歲新任主席巴爾代拉則利用社交媒體拉近與年輕人的距離。23歲的馬拉諾說:「我們這一代人根本不認識老勒龐。我們是巴爾代拉一代。」
國民聯盟擬削歐盟預算
巴爾代拉有可能成為法國新總理。他提出一系列「法國優先」政策,包括限制移民權利、將法國對歐盟預算供款減少20億歐元等。歐洲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魯比奧表示,法國是歐盟第二大供款國,若法國政府真的決定削減供款,歐盟將蒙受嚴重損失。她舉例說,歐盟關於增加防務預算和向烏克蘭提供更多經濟援助的計劃恐將化為泡影。新一輪歐盟預算協商將於2025年開始。
國民聯盟崛起還標誌着歐洲進一步「右轉」。匈牙利總理歐爾班牽頭組建的右翼黨團「歐洲愛國者」6日已集齊7個成員,達到獲歐洲議會承認的門檻。國民聯盟預計將在7日投票結束後決定是否加入該黨團。
(法新社/紐約時報/B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