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貫文學校 延續川龍故事

  端記茶樓、三生酒廠及鮮甜的西洋菜分別是川龍村標誌性景點及名物,而川龍村亦是大帽山登山客必經之地。川龍村貫文學校於1958年重建招生後,1988年因收生不足停辦,此後學校荒廢被叢生雜草包圍。近年,貫文學校由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租用,重建後沿用舊名原址開設「貫文空間」推廣攝影文化,以另一種方式保留歷史。

  記者 黃依江 部分圖片由香港國際攝影節提供

  香港鄉郊現時約有180多間廢校,部分已在「可供短期使用的政府用地」計劃下獲非政府機構或社企租用。隨着市區藝文展場地缺乏,文化機構開始將視線投放在鄉郊地帶,廢校如何變身文化空間?怎樣與所處地區聯動發展?「貫文空間」絕對起到正面示範作用,「貫文空間」經改建後保留了風骨錚錚的四字學校招牌,兩間課室變為兩個闊落的展廳「明室」、「暗室」,現時該場地正舉辦黃淑琪和柏齊的個人展覽,內容是兩位影像藝術家根據為期兩年的川龍田野考察,用影像呈現川龍的二三事。香港攝影文化協會董事會成員孫樹坤(Leon)稱:「我們希望這個空間可以接觸到人與這個地區,給來者一個機會,思考自身與環境的關係。」

  推廣川龍聯結人與地

  貫文學校改建成「貫文空間」,令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終於有一個自家恒常展覽場地,這亦令Leon感欣慰,但將此處作為香港攝影的地標來發展,他們卻也沒有這樣的野心。Leon相信「貫文空間」的價值是聯結人與地方,而攝影的魅力自然會在這種聯結中抽絲剝繭般展現出來。Leon最難忘是今年3月英國藝術團體The Sustainable Darkroom成員之一的Alice Cazenave舉辦的永續攝影實踐工作坊,藝術家帶參加者在川龍沿山行走採集植物,然後大家拍攝照片,再用採集的植物作為顯影劑將照片沖印出來。Leon說:「當攝影與周圍環境有關聯,人們不僅重新認識了川龍,也重新認識了攝影藝術和自己,這是種很好的啟發。」

  貫文空間成攝影基地

  1958年貫文學校重建初期,校方只辦一至三年級,由於僅得兩間課室,不同年級要輪流上課,全盛時期學生有180人,不少年長村民也是該校舊生。1988年因市區學校普及,貫文學校因收生不足而「殺校」,但閒置後校舍也常被村民使用,包括曾有學校老師因結婚當日遇上颱風而轉在校舍內擺酒;逢年過節村民也會在校舍內的灶頭煮食,在操場上分享盆菜。相比其他廢校,貫文學校所處的川龍已算是交通方便,有固定可直達的巴士及小巴路線,由荃灣市中心搭的士,車程亦僅需十多分鐘。「貫文空間」開幕後,經常有遊客致電詢問空間是否營業,期望前來觀展。而香港攝影文化協會也設想有更多跨國、跨地區合作,Leon稱:「開幕當天已經有一位韓國攝影節負責人前來,打探可有合作可能,因為不是太多文化團體會利用廢校作藝術空間,所以外界都很感興趣,相信藉此空間,我們未來也能與更多其他地方的攝影文化機構達成合作。」Leon認為「貫文空間」將成為香港攝影文化協會與外界交流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