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效應/靠賣萌視頻俘虜粉絲

  近年大熊貓能擴大「頂流」之勢,除其本身「國寶」身份,亦離不開短視頻、直播的流行。內地互聯網上的「熊貓賬號」,包括官方賬號、粉絲群組等,頻密發放視頻,將鏡頭對準大熊貓的生活,用擬人化手法,加入旁白字幕或配音,描述大熊貓的憨萌神態,讓許多熊貓化身網紅,吸引越來越多的人變成「熊貓粉」,用手機「雲養」大熊貓。

  香港海洋公園近年亦在社交平台上推出熊貓、企鵝的主題視頻,記錄企鵝BB首次入企鵝館、熊貓生活日常等可愛瞬間。以熊貓「樂樂」在動物園內玩稻草為例,視頻就以特寫鏡頭記錄下瞬間,加以擬人化旁白描述熊貓玩稻草的活動如「洗臉」,亦形容「樂樂」將稻草藏起的動作,是為了留給將要到來的新熊貓,與之交友。

  視頻得到大批網民喜愛,有網民留言與熊貓「互動」,稱讚樂樂喜歡交朋友;有網民則期待新熊貓到來,表示新一年會繼續買年票看熊貓;亦有網民因視頻展開遐想,期待熊貓到港能夠「開枝散葉」,再添新出生的熊貓BB。

  大公報記者 劉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