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視窗】改編有法

  欣賞了今屆中國戲曲節的開幕節目粵劇《大鼻子情聖》,深感要把一齣西方舞台劇改編為粵劇,實非易事。我在電台工作的日子,參與過《炙簷之上》《莫札特之死》《打死不離親兄弟》等西方舞台劇改編成廣播劇的工作,其中台詞的翻譯、場口的處理,很難達至原著的神韻。我沒有把西方舞台劇改編成粵劇的經驗,不太掌握箇中艱苦,所以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其中一篇題為《變形記──當莎士比亞遇到戲曲,台師大陳芳帶你看懂當代莎戲曲的異化與創新》的訪問,說得頗為具體和清晰,故摘錄部分內容供讀者參考。

  陳芳認為莎劇原作抒情段落,會轉換為4種表現方式:一是改寫成曲唱,二是僅以身段表演來詮釋,三是建構一個獨立的抒情場次,四是以唸白鋪陳。

  即使是敘事段落,也會無中生有改寫成抒情。

  把莎劇原作抒情段落改寫成戲曲唱段是最重要的一環。缺少抒情曲唱的戲曲,就像歌劇沒有詠嘆調。這是中國源於詩歌的抒情傳統,就是劇作者和演員面對外界的種種感知,經過深刻內化,包含感性、結構、境界3種層次,再表達出來充滿濃縮時間意念的情感。這也是中國戲曲改編莎劇後,很重要的一個特色。但戲曲藉由音樂、曲詞和身段,營造人物的內心世界,必然要比話劇花費更多時間

  有別於西方舞台劇以台詞和動作來演繹人物和情節,戲曲演員透過基本功的嚴格鍛煉,能在表演時展現唱、唸、做、打的獨特風采與魅力;同時,基本功會內化為身體慣性,亦即身體制約,陳芳稱之為「古典性身體」。這也是戲曲口傳心授、一脈相傳所塑造的身體。但當代劇場有更豐富的道具布景、服裝、燈光等變化,戲曲演員除了揣摩道德倫理觀念相異、心理活動曲折的人物之外,他們的肢體動作或語言,也會因為外在因素改變而展現異化的表演技巧。再者,立體化的舞台設計,限制了演員的行動,不能像在平面為主的傳統戲曲舞台上走動暢順無阻。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很多粵劇前輩嘗試把西洋戲劇改編成粵劇,有仿效西方戲劇的穿戴和布景,成為粵曲歌劇;也有抄襲故事情節,編成新劇,以傳統粵劇模式演出。但眾多改編劇目,僅極少數能成為常演的劇目;反觀取材自我國古典戲曲、文學、歷史或民間故事的劇目,卻經常在舞台出現,箇中原因,亟需粵劇工作者和學者深入探究。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