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難題/AI修復古籍 守護傳統文化
由復旦大學工程與應用技術研究院智能機器人研究院研發的「光華一號」人形機器人4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亮相。這款人形機器人身高165厘米,體重62公斤,不僅會行走,還會做表情,能在面部顯示屏上做出喜、怒、哀、樂四種表情,讓人在與之交互的過程中有更加直觀的情感體驗。為了實現這一功能,研發團隊融合類腦啟發的動因與多巴胺激勵機制,採用多層次協調的激勵算法,使得感知和行為更加擬人化和精細化,形成可控的多模態情感生成模式。
「光華一號」除外形上與人類相近外,其全身擁有45個變傳動比的混聯智能關節和層次化生成式具身大腦模型,可以最小自由能原理驅控關節、軀體和全身,能自如地擺動手臂和直立行走。
不僅如此,今年最新亮相的AI古籍數字化修復技術,則讓古籍修復不再如想像般困難。記者了解到,在古籍修復過程中,處理髒污、殘缺、磨損的頁面,是古籍保護常見的難題,這些問題不僅阻礙了歷史考證,也不利於傳統文化的保護與傳承。而在合合信息展台,此次新公布的AI古籍修復模型可以解決古籍文獻中存在的模糊、陰暗等圖像質量問題。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這款模型可智能學習不同古籍文字風格、紙張背景,對損壞區域的字體內容、風格進行高度還原,盡量確保修復區域的文字風格和背景與原古籍的一致性,用科技讓文化遺產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