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並蓄/重新演繹東方文化 毋須盲從西方

  圖:中國建築師王澍以現代建築方式,重新演繹中國文化。圖為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就是王澍作品之一。
  圖:中國建築師王澍以現代建築方式,重新演繹中國文化。圖為中國美院象山校區,就是王澍作品之一。

  中國建築師王澍於2012年以49歲之齡,獲得有「建築界奧斯卡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那麼,香港建築界能夠出現另一位王澍嗎?「難。」馮永基說。

  他說在王澍獲獎的同一時期,中國有幾位響噹噹的建築師,但王澍擁有將中國文化重新演繹的能力。

  「他不是將西方的潮流擺到中國,而是將中國民間傳統的物料,數以十萬塊磚、瓦,做成了整個建築的包裝,將中國民間建築智慧、長期留下來的物料,構成了現代建築的外殼,加以重新演繹。」

  馮永基說,能夠用中國傳統材料、東方文化精神在中國的土地上設計現代建築,這正是香港所缺乏的。

  他認為香港新一代建築師的水平有提高,因為眼界和品味都有提高,因此建築風格是「靚」,新的建築大致是「幾好樣」,但普遍是在西方建築套模下的「靚仔」,欠缺本地文化精神。

  若要出現另一個王澍,他認為建築師本身需有相當的文化修養,有很強烈的文化使命感,覺得自己要衝破中國現代建築的困境,帶領中國現代建築走向新時代。

  不過,他指香港人從小接觸西方文化,本地建築師普遍從小就缺乏認識東方精神的養分、對東方文化的愛好,「並非說再造一個長城的烽火台,就是東方精神,我們要的不是形象化,而是內涵。」

  他期望本港大學的建築學院,將會有中國新現代建築的靈魂人物擔任院長,帶領學生學習東方精神,使建築作品帶有文化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