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台青深耕大陸17年:選擇機會更多了

◆楊品驊
◆楊品驊

◆姬天語
◆姬天語

  「從一開始踏入大陸,我就被這裏的發展速度和活力所吸引。」 在過去的17年裏,台青楊品驊一直在大陸深耕,從最初的就業到後來的創業,他見證了祖國的迅速發展和巨大變化。回憶起自己剛來到大陸時,看到的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機遇的地方。17年過去,他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國家在各個方面的進步。「不僅是建設和發展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居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生活的細緻化。」 這種變化讓他深感欣慰,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在大陸發展的決心。

  楊品驊表示,現在台灣青年可以在大陸選擇更多的職業和行業,不一定非要創辦公司。「我看到很多高新產業的企業裏都有台灣人的身影,他們不再只是來做台商,也有可能是快樂的打工者。」 他認為,大陸對台灣青年開放的職位變多了,他們有更多的選擇和機會,更利於台灣青年的個人發展。

  「去過對方生活,畫個真正的圓」

  台灣「相聲天團」團長姬天語認為,曲藝界的兩岸交流往常困於「同台演出就算交流」或者「各自發過言就算交流」。「這過於形式化或者表面化了,達不到真正交流的目的」,她說,相聲或者曲藝,是文化的尖兵,又是最接近生活的藝術,因為所有素材都起源於生活,因此兩岸的曲藝人都應該「去過對方的生活」,比如住在小劇場邊上,從跟演員們一起生活、聊天,溝通開始,火花也有了,這樣才能寫出更多讓大家能夠感同身受的段子傳播給老百姓。「如果說以前的交流是半圓,現在就是要畫個真正的圓。」◆香港文匯報記者朱燁、實習記者 李暢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