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借嫦五月壤 港理大析水含量

◆理大成功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左)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右)。 理大圖片
◆理大成功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左)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右)。 理大圖片

◆理大昨日舉行發布會,講解嫦娥五號月壤樣品研究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理大昨日舉行發布會,講解嫦娥五號月壤樣品研究計劃。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理大嫦娥五號月壤樣品證書。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理大嫦娥五號月壤樣品證書。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吳波介紹月壤存儲及樣本分析設備。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吳波介紹月壤存儲及樣本分析設備。 香港文匯報記者郭木又 攝

  同時探索作建材可能性 為日後航天員長駐月球奠科研基礎

  國家探月工程持續開展,香港科研貢獻了重要的力量。曾多次參與國家航天任務的香港理工大學,最近通過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樣品管理辦公室的審核,成功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以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港理大科研團隊昨日舉行發布會,表示將主力開展「月壤中找水」的主題研究,同時會鑽研月壤作為建造材料的可能性,期望有關研究不僅帶來學術成果,更期望可為未來航天員在月球長期生存、興建月球基地等長遠目標打下科研基礎,貢獻國家航天發展。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嫦娥六號上月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帶回珍貴的月球土壤,創造人類歷史。月壤對太空科學研究與資源開發極具價值,在國家此項標誌性的航天成果中,港理大研發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嫦六任務圓滿成功之際,理大最近成功獲得兩份由嫦五採集的月球土壤樣品,並由深空探測研究中心主任容啟亮及副主任吳波領導開展「嫦娥五號月壤深入分析研究計劃」,聯同該校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博士後研究員王興及研究助理教授Sergey Krasilnikov,團隊將探討在月壤中找水,研究月壤中熔結碎屑的微觀結構、熔結碎屑中的水含量及來源,研究成果將為未來研究月球及其他無大氣天體表面土壤的形成及太陽風注入產生的水資源分析提供重要參考。

  樣品鏟取出自理大裝置

  在港理大昨日舉行的發布會上,港理大校長滕錦光介紹,該兩份嫦五月壤中的表面鏟取樣品,正是由該校團隊的表取採樣執行裝置採集,「這些樣品非常珍貴,所以我們為此設置了一個世界頂尖的設置,以儲存月壤,並展開深入的分析。」

  吳波表示,是次月壤樣品的借用期為一年,雖然如有必要可申請延期,但這一年內最主要的任務,還是要先作好一切分析、測量、掃描等工作。

  被問及何以選擇月壤中找水的研究,吳波強調,水是非常重要的資源,「比如未來嫦七或嫦八要去月球南極建立基地,就必須解決水資源的問題,才能確保航天員長時間在月球生活。」因此,他們是次以水為研究題目,正是要為未來月球水資源的勘察和利用,作好準備。

  吳波又表示,深空探測研究中心正積極聯同各學科的專家從事不同研究,包括以月壤作為建造材料的應用潛力,「未來要興建月球基地,總要解決基礎設施的問題,如此我們是否可以利用月壤,把它燒結,成為可用於建造房子的磚塊呢?」

  若有關研究作出一定成果,未來期望可通過國家其他航天任務,進一步驗證相關技術的可行性,長遠可望為興建月球科研站作出貢獻。

  研申嫦六月背月壤研究

  容啟亮提到,2020年他和團隊為嫦五研製表取採樣執行裝置,將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月壤樣品帶返地球,「現在月壤樣品就儲存在理大校園,對團隊別具意義。」理大正計劃申請嫦六的月背月壤,期望為人類認識月球和太空,作出更多新的貢獻,更希望未來在國家2030年前最重要的火星取樣返回及中國人登陸月球任務中,有機會再次貢獻香港科學力量。

  吳波補充,日後若可申請嫦六月壤,可望跟嫦五的月球正面樣品進行比較分析,「例如它們的成分,包含什麼元素、礦物、結構如何、稀土元素含量、水含量等方面,它們有何異同,幫助我們理解月亮的正面和背面,為何有這麼大的差別。」更進一步,可望有助人們全面認識月球的歷史及演化過程,提供重大的科學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