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博覧館參觀有感

  羅文華 香港銀行學會考試審核委員會委員

  香港報業見證了香港的發展和歷史變遷,這是我和太太不久前到上環必列啫士街參觀香港新聞博覧館時,感悟最深的一段說話。

  據接待的義工介紹,博覧館現址原是「必列啫士街市場」,後來由一個賽馬會資助的非牟利團體接手,改裝成這個博覧館。香港的報業經歷了數個重要的階段。香港首份華文報紙是《循環日報》,在1874 年出版。二戰後,不少南來文人加入香港報業,不同立場風格和內容的報章陸續出版。到了1970 年,香港每日銷量超過一萬份的報章有15家。

  及至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人口大增,中文報章的內容由開埠以來長期側重本地航運、國際大事及中國內地消息,逐步增加本地新聞,包括馬經、娛樂、體育等,內容愈來愈多樣化,貼近市民生活。財經、娛樂、馬經等專題報紙亦相繼出現。至1972 年底,香港有註冊報紙101 家。

  上世紀八十年代,報章進入蓬勃年代,包括現在已不再存在的《天天日報》、《華僑日報》、《工商日報》、《快報》和《年青人周報》等。香港經濟在二十世紀起飛,社會開始注重國際及本地工商財經消息,投資者需要及時的金融資訊,財經新聞專業報紙如《明報晚報》和《信報》應運而生。其後十多年,又先後有《金融日報》、《香港經濟日報》創刋。

  歐洲九十年代大行其道的免費報紙,風氣很快傳到香港。《都市日報》率先在2002 年創立,之後有《頭條日報》《am730》 及《香港仔》。

  近年,網媒成為新的資訊平台,加劇了報業競爭,新聞行業面臨更多的新挑戰。我的觀後感是,報章必須生動活潑,反映市民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淺出,才可以與時並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