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開拓發展空間

  陳文鴻 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

  回歸27周年,香港由治及興,形勢大好。特首說香港機遇多於挑戰,又說在餘下任期要拚經濟,雄心勃勃,信心滿滿。真能如此,港人之福。對特首及他的班子的決心,無可懷疑,只是經濟機遇不是可用拚搏方法來爭取,而是要有智慧、有計劃,好好部署,各方配合,且不會立竿見影那樣容易。

  國際政經的多極化、多元化。中國崛起更得美國與俄羅斯的鬥爭、中東的動亂之助,有漁人之利。香港背靠強大的內地,商機處處。東亞東南亞的發展,「一帶一路」的推進,更是百年不遇的機會,香港若能應對得法,當可更新優勢,開拓新的條件。

  首先,香港要避開美國與俄羅斯的鬥爭牽連,但卻要依從中央政府的政策。一方面,香港應可依中央的外交,對烏克蘭保持關係,以示中立。香港與烏克蘭有相互免簽證關係,可稍作宣傳,且趁現時的烏克蘭情況,公開招攬烏克蘭國內外人才,特別當波蘭等歐洲國家要將當地烏克蘭人趕回烏克蘭從軍,要爭取讓他們可轉移來港工作與發展。另一方面,香港跟從中央政策對美歐的制裁有節有理地依從或迴避,或甚至可參照印度、土耳其、格魯吉亞等的經驗,使香港脫身於美歐制裁之外以取漁人之利。也可公告國際,香港可超越制裁所限,爭取「全球南方」等新興大國的信心,吸引它們來港投資、營商和作各種交流。

  其次,要真的打開門戶,吸納「一帶一路」以及歐洲、南美國家的人才,與深圳合作建設新的科研產業和外貿物流等服務,在美歐等國家之外,開拓香港的國際網絡。新產業發展限於香港條件,與深圳等合作才有發展餘地。但亦不可能是香港的重心,反而是經貿物流金融服務才是香港最大的優勢。在美歐比重減少之下,香港勢需與「一帶一路」國家合作,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