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急症室收費 引導市民改習慣
【大公報訊】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政府在公立醫院急症室投放資源是為了確保危急病人得到適切治療,調整急症室收費可引導市民改變求診習慣。政府期望通過調整收費和公眾教育,令社會明白輕症要自己負責。
盧寵茂昨日出席電台節目後會見傳媒時說,在急症室分流制度中,第一類病人屬於即時搶救類別,百分之一百都可以零等待,即時得到搶救;第二類病人也達到95%病人在15分鐘內得到治療的目標;第三類病人的目標定90%病人在半小時內得到診治,但現時僅72%病人在半小時內得到診治,其中一個原因是前來求診的病人之中,佔六成屬於次緊急和非緊急的第四和第五類病人。
盧寵茂指出,這不單影響第一、二、三類病人的診症時間,對整個急症室環境、員工壓力和資源運用也有很大影響。因此,政府期望藉調整收費引導市民改變習慣,輕症病人可向基層醫療、普通科門診和或家庭醫生求診。
對於東區醫院有病人竟然獲處方400多日精神科藥物,盧寵茂表示,情況並不理想,除了涉及藥物安全問題和浪費資源,事件也反映公營醫療系統不少地方需要檢討,包括開藥制度和收費。